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黄胶囊的解热、通便,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酵母性发热法,体外细菌培养法和小鼠肠道碳末推进实验。结果 三黄胶囊对大鼠酵母性发热有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泻下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结论 三黄胶囊具有解热、抑菌及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2.
杜仲康茶对性功能的影响及其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杜仲康茶对大鼠性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采用壮阳试验和交配实验方法。结果杜仲康茶0.2、0.6和2g/kg灌胃有使阴茎勃起潜伏期缩短的趋势,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杜仲康茶2g/kg组明显增多雄性大鼠交配实验中的扑捉次数和射精次数,明显缩短射精潜伏期。杜仲康茶以最大浓度最大剂量给小鼠灌胃后观察7d,全部动物存活,未观察到急性毒性的发生。结论杜仲康茶具有增强雄性大鼠性功能的作用,且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芙唑嗪(Alf)和多沙唑嗪(Dox)降尿道反压的选择性作用。方法 电刺激麻醉猫腹下神经以长高尿道压,比较十二指肠和静脉两种途径给药时,Alf和Dox降低平均动脉血压(MBP)及尿道压(UP)的作用。结果:相同电刺激条件(10Hz,25V)Alf肠道给药与静脉给经时ED20(BP)/ED50(UP)比值为10.9:4.3;Dox两种给药途径的比值为3.1:2.1,Alf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的患癌心路历程,探索心理韧性的形成过程。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名肺癌患者进行深度访谈,用Colaizzi分析程序法分析心理韧性的形成过程及特点。结果心理韧性的形成过程包括3个时期:负性期、成长期、转化期;6个特征表现:无力感、希望、建立生活目标、降低期望、接受现实、正性变化。结论负性期、成长期、转化期具有相互转变,相互促进的特性;希望是负性期过渡到成长期的切入点,建立生活目标维持心理韧性不断向前发展,降低期望抵抗成长期逆向转变为负性期,接受现实是成长期的最终发展目标,正性变化则是心理韧性的最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穿孔介导的基因治疗对下领骨牵引成骨过程中早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电穿孔组(C组),空白对照组(D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1、3、7、14 d处死,取牵引区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电镜观察、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微血管密度检测.结果 A、B组血管内皮细胞呈增殖活跃状态;C、D组多数血管内皮细胞部分呈现退变及凋亡早期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发现,转染后第1天血管壁内皮细胞浆CD34表达较弱;第3、7、14天,牵引区肉芽组织血管内皮细胞均出现CD34阳性表达.A组CD34阳性表达较B组强,A、B组的CD34表达持续阳性且呈上升趋势;C、D组表达最弱,CD34阳性表达维持在第1天水平上平稳波动.结论 电穿孔介导的pIRES-hVEGF165-EGFP重组质粒体内转染能够促进牵引区早期微血管的生成,使局部血管增生、渗入,增加骨断端的血流量.对调节和促进骨的生长和修复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最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在相同麻醉深度下不同全麻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的病人90例,年龄40~64岁,体重50~85 kg,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分层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30):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吸入全麻组(Ⅱ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Ⅲ组).Ⅰ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Ⅱ组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吸人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Ⅲ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吸入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采用Narcotrend指数监测麻醉深度,维持Narcotrend指数37 ~ 64.于麻醉诱导前30min(T0)、切皮后2 h(T1)、术毕(T2)和术后24 h(T3)时采外周静脉血样,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T淋巴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水平,计算CD4+/CD8+.结果 与T0时比较,Ⅱ组T2时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降低,Ⅲ组T2时NK细胞水平降低(P<0.05);与Ⅰ组比较,T2时Ⅱ组CD3+、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降低,Ⅲ组NK细胞水平降低(P<0.05);与Ⅲ组比较,T2时Ⅱ组CD3+和CD4+水平降低(P<0.05).结论 与吸入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比较,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和维库溴铵,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阿芙唑嗪(Alf)和多沙唑嗪(Dox)降尿道压的选择性作用,方法:电刺激麻醉猫腹下神经以升高尿道压。比较十二指肠和静脉两种途径给药时,Alf和Dox降低平均动脉血压(MBP)及尿道压(UP)的作用,结果:相同电刺激条件下(10 Hz,25 V),Alf肠道给药与静脉给药时ED_(20)(BP))/ED_(50)(UP))比值为10.9:4.3;Dox两种给药途径的比值为3.1:2.1,Alf十二指肠给药降尿道压作用的选择性优于静脉给药,Dox两种给药途径的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lf胃肠道给药时,选择性降低电刺激诱发的尿道压升高,而Dox无此特点,Alf对尿道的选择性作用与药物生物利用度和生物转化的种属差异无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可行性.方法 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模型,于术后3 d开始下颌骨牵引,每天0.8 mm,连续牵引7 d后,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质粒+电穿孔组(A组),质粒组(B组),生理盐水组+电穿孔组(C组).各组动物分别于注射后3 h及1、3、7、14 d处死,切取牵引区组织0.4 cm×0.4 cm行冰冻切片检查,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以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检测兔血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和心、肝、肾组织学检查.结果 A组转染新西兰大白兔,3 h可观察到GFP的表达,1 d时GFP的表达增强,3 d时GFP的表达最强,其后开始逐渐下降,7 d后GFP的表达减少,14 d仍可观察到微弱GFP的表达.B组的GFP的表达时限与A组相同,但各时相点的GFP的表达强度明显弱于A组,C组在各时间段均未观察到GFP的表达.3组肝、肾功能指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穿孔技术介导的带有荧光标记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可在兔下颌骨牵引区组织内表达,电穿孔能明显提高重组质粒的体内转染效率,提示电穿孔技术介导的重组质粒体内转染兔下颌骨牵引成骨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用于体内试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