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丛红景天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小丛红景天干燥根中首次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分别是:β-谷甾醇-3-0-β-D-葡萄糖甙,山萘酚-7-0-α-L-鼠李糖甙,草质素-7-0-(3″-β-D-葡萄糖基)-α-鼠李糖鞋和草质素-7-0-α-L-鼠李糖甙。  相似文献   
2.
中药南蛇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蛇藤 Co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 (C.anticulatusThunb.)系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 ,又名过山风、黄藤、苦树皮等。药用其根、藤茎和叶。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北、西南、广东及两湖地区 ,朝鲜和日本亦有分布。近几十年来对其化学和活性成分的研究发现 ,其主要含有倍半萜、三萜、黄酮、鞣质等成分。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祛风、除湿、活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风湿积累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筋骨痛、牙痛、闭经、痢疾、跌打损伤、肠风痔漏、毒蛇咬伤、疮疡、痈疖等症〔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南蛇藤具有抗炎…  相似文献   
3.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是一类含有(羟基、甲氧基)取代苯乙基和(羟基、甲氧基)取代肉桂酰基,通常以β-葡萄糖为母核的含有酯键及氧苷键的天然糖苷,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目前从自然界分得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约120多种,大多是从世界各地的民间药用植物中分离出来的。这类化合物结构相似,生物活性很强,受到植物化学及药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靖会  李教社  杨银京 《中国药业》2011,20(15):39-41
目的建立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连翘酯苷A提取率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选用渗滤法,以50%乙醇浸泡24 h,以0.5 mL/min的速率渗滤,收集8倍量渗滤液,提取的效果最佳。结论渗滤法简单易行,提取率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南柴胡根中木脂素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南柴胡根中的木脂素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鉴定所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南柴胡根中得到两个木脂素苷:2,3-E-2,3-二氢-2-(3′-甲氧基-4′-O-β-D-葡糖基-苯基)-3-羟甲基-5-(3″-羟基-丙烯基)-7-甲氧基-1-苯骈-[b]-呋喃(1)和2,3-E-2,3-二氢-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5-(3″-羟基-丙烯基)-7-O-β-D-吡喃葡糖基-1-苯骈-[b]-呋喃(2),二者均为(+)2S,3R型和(-)2R,3S型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且都以(+)2S,3R型的量稍多。结论化合物1和2均为首次从柴胡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中的(+)2S,3R-2,3-二氢-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5-(3″-羟基-丙烯基)-7-O-β-D-吡喃葡糖基-1-苯骈-[b]-呋喃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番泻叶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曹蔚  李教社  李小强  路平  方翠芬  杨银京 《中草药》2005,36(7):1019-1021
番泻苷是番泻叶中的主要泻下活性成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番泻苷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致泻、抗氧化、抗病毒、止血等。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这一传统中药材,本实验对番泻叶中番泻苷A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希望对番泻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1仪器与材料TSP2000高效液相色谱仪,UV 10  相似文献   
7.
密蒙花中苯乙醇甙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密蒙花中分离得到4个苯乙醇甙类化合物,经光谱等方法鉴定为毛柳甙(1),毛蕊花甙(2),异毛蕊花甙(3)和仙人球甙(4),除化合物2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获得。  相似文献   
8.
番泻叶的化学成分及体内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番泻叶是豆科植物狭叶番泻 Cassia angustifolia Vahl.或尖叶番泻 Cassia acutiflia L elile的干燥小叶 ,具有泻热导滞、通便利水之功效。番泻叶作为常用的泻下药 ,4 0年来其化学成分被不断分离鉴定出来。其有效成分蒽醌类也一直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 ,国外学者又对番泻叶多糖 ,黄酮及挥发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对其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就这些领域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1.1 蒽醌及其衍生物类从 19世纪的后 5 0年起 ,人们开始研究番泻叶的化学成分。直到一个世纪以后 ,其主要有效成分番泻苷A,B…  相似文献   
9.
红花黄色素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在家兔体内的处置过程及特征.方法健康家兔禁食24h后,耳缘静脉注射红花水提液,剂量为19.28mg/kg,分别在5、10、30、60、120、180、300和480min,耳动脉采血,在403nm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血清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结果红花黄色素在健康家兔为一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曲线下面积(AUC)为40192.6μg@min@mL-1,半衰期(t1/2)为44.0min,消除速率常数为0.016min-1,肾清除率为1.22mL@min-1.结论红花黄色素在家兔体内的代谢过程存在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0.
密蒙花三萜等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找中药密蒙花的抗菌消炎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