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炙甘草汤治疗早搏83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源于《伤寒论》的炙甘草汤是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名方,现多治疗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的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早搏是临床心律失常中常见症状之一。为了探讨炙甘草汤治疗早搏的临床意义,我们于1995年至1996年应用炙甘草汤治疗房早和室早病人83例,收到较好...  相似文献   
2.
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晨醒过早,夜不能睡;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临床常伴有心悸、多梦、健忘、记忆力下降、遗精、月经不调等证候群。近年来,对失眠的报道较多,但大多数各自为政,所用的治疗方法和用药是个人经验。现将近年来所报道的进行综述,以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苓汤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猪苓汤出自《伤寒论》,是张仲景针对阴虚水热互结的病机而设,具有清热利水作用,为后世开创滋阴利水治法的先河.该方被后世医家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现就近年有关猪苓汤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拆方肾气丸对肾阳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的影响初步探讨“阴中求阳”的配伍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阳组1、2,补阴组1、2,阴阳双补组1、2。臀部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12天复制肾阳虚模型。成模后各组灌胃治疗20天,第21天上午8时取血,测血浆ACTH、COR含量,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称重。结果:阴阳双补组能增加肾阳虚模型大鼠体重,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萎缩,提高血浆ACTH、COR含量,其作用显著优于补阳组或补阴组。补阳组与补阴组比较,在增加模型大鼠体重,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萎缩方面,补阴组作用优于补阳组。各治疗组中,补阳组1疗效最差。结论:对于肾阳虚证,单一补阳效果不好,阴阳双补可提高疗效。初步阐释了“阴阳互根”之中医理论及“阴中求阳”之配伍机理。  相似文献   
5.
6.
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政木  黎同明 《中药材》1999,22(8):411-413
定喘汤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名方,但有关其药理作用未见报道。本实验结果表明:定喘汤对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喷雾所致的实验性哮喘有保护作用(P<0.05或P<0.01);能拮抗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P<0.01);并能促进小鼠呼吸道苯酚红的分泌量(P<0.01);从药理学角度证明了定喘汤有较好的平喘、化痰作用。  相似文献   
7.
炙甘草汤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采用炙甘草汤(炙甘草、党参、桂枝、生姜、麦冬、生地、阿胶、大枣、火麻仁)两个剂量26.7g/kg、13.35g/kg分别给SD大鼠灌胃,并采用心律宁(苦参总碱)作对照,以观察炙甘草汤对CaCl2和BaCl2所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①炙甘草汤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②炙甘草汤低剂量组与心律宁组作用相近,而高剂量组效果优于心律宁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古方枳实消痞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作用机制,用枳实消痞丸治疗 FD 29 例,并与口服吗叮啉片剂 19 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胃电图及血浆胃动素、血清胃泌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枳实消痞丸能增高胃电幅值(P<0.05~0.01),提高血浆胃动素水平(P<0.01),降低血清胃泌素水平(P<0.01),其作用与吗叮啉相仿(均P>0.05).提示枳实消痞丸能有效治疗 FD,可能与其改善胃动力,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
1 中药学与方剂学优化 整合的必然性 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因此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必须的。中医学从师承相授发展到今天的与现代教育接轨的高等教育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但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和中医学本身的独特理论体系,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不少缺陷,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医人才的培养。这一点在中药学和方剂学两门学科中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古方加味治疗痰火咳嗽验析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李政木[关键词]痰火咳嗽,中医药治疗,医案笔者于临床中用二冬二母汤(《症因脉治》方)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方)为主,酌情加味以治疗痰火咳嗽,每获效验。现举典型验例,不揣疏漏,以鉴同道。高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