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8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医学院儿科呼吸学科创立于1978年,在黄达枢等老一辈专家及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全科人员共同努力,2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1995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成为浙江省小儿呼吸疾病诊疗研究中心,1997年获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荣誉称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2.
儿童哮喘患者血清Eotaxin、ECP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剑  李昌崇  李孟荣  吴荣熙  陈小芳 《浙江医学》2006,28(3):178-179,183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趋化酞(Eotaxin)、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评价其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2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及17名健康儿童的外周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血清Eotaxin的水平。以Pharmacia CAP系统检测血清中ECP的含量。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患儿血清中Eotaxin、ECP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患儿和健康对照组,Eotaxin、ECP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者相互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Eotaxin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对气道的嗜酸粒细胞炎症有影响作用。ECP可作为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动态监测血清Eotaxin、ECP的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气道嗜酸粒细胞炎症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4~2005年冬春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行季节的亚型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004年10月~2005年4月间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1040例鼻咽部分泌物中的常见病毒病原,随机选择RSV阳性标本17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RSVA、B亚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1040例中,RSV阳性497例(47.8%),其中174例标本中,检测出RSVA亚型23例(13.2%),B亚型105型(60.4%),A、B亚型混合感染36例(20.7%),无法确定亚型的10例(5.7%)。检测期间各月份间、不同的年龄组间和临床诊断间的RSV亚型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都以B亚型为主。结论2004~2005年冬春季RSV仍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以B亚型为主;并有两种亚型同时感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细支气管中的表达和细胞内定位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组织原位杂交等技术,对变应原诱导的哮喘大鼠细支气管中的STAT6及其mRNA的表达和定位进行研究.结果:STAT6及其mRNA在哮喘大鼠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呼吸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中广泛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由变应原诱导的哮喘大鼠,STAT6及其mRNA在其细支气管中的表达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的探讨和疾病的防治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蛋白和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30只二级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小鼠组(A组)、哮喘小鼠组(B组)和地塞米松处理组(C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法制备小鼠哮喘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MIP-1α蛋白和mRNA在支气管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均显示B组支气管MIP-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A组(P<0.01),C组支气管MIP-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MIP-1α参与哮喘发病机制,上皮细胞是主要的表达细胞;地塞米松对哮喘的治疗部分通过抑制MIP-1α等趋化因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哮喘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哮喘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_Ⅱ)损伤情况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用卵白蛋白(OVA)制备Wistar大鼠哮喘模型,分别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_α(TNF_α)浓度并检测AT_Ⅱ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将AT_Ⅱ细胞凋亡和坏死率之和(总损伤率)与NO和TNF_α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哮喘组AT_Ⅱ细胞的凋亡率和坏死率[(11.55±2.82)%和(10.69±3.99)%]分别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1±2.22)%和(1.84±0.95)%],P均<0.01;BALF中的TNF_α和NO[(93.23±19.84)pg/ml和(7.36±0.63)μmol/L]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6.97±5.85)pg/ml和(3.99±0.42)μmol/L],P均<0.01;BALF中TNF_α和NO浓度分别与AT_Ⅱ细胞总损伤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结论哮喘大鼠AT_Ⅱ细胞损伤明显,而TNF_α及NO的生成和释放增加可能是导致AT_Ⅱ细胞损伤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CpG DNA在支气管哮喘(哮喘)动物模型中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备受关注.CpG DNA免疫调节作用是暂时性的,主要是针对天然免疫,是非过敏原依赖性的,在哮喘实验模型中具有抑制过敏反应速发相和迟发相的双重作用,并能逆转进展中的炎症反应.在这种抗炎反应中,由CpG DNA诱导产生的吲哚胺2,3-双加氧酶起一定的调节作用.CpG DNA免疫疫苗样作用主要针对获得性免疫,是一种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抗原特异性过敏反应有长期的抑制作用,且较传统的单独过敏原脱敏治疗更安全.该文就CpG DNA在治疗哮喘中的两种不同作用机制,即免疫调节和免疫疫苗样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5~2006年温州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患儿7种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选择3970例ARI患儿。其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308例,下呼吸道感染3662例。采集门诊患儿咽拭子及病房患儿的鼻咽分泌物,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V)A、B型,副流感病毒(PIV)1、2、3型及腺病毒(ADV)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送检标本阳性1773例,阳性率44.7%,以RSV最高(36.2%)。病毒总检出率在性别间(χ^2=9.2P〈0.01)、年龄组间(χ^2=120.5P〈0.01)、疾病种类间(χ^2=101.3P〈0.01)及门诊、住院患儿间(χ^2=180.4P〈0.01)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RSV仍是温州地区2005~2006年ARI患儿的主要病毒病原,男性患儿较女性患儿对呼吸道病毒易感,且婴幼儿(尤其〈6个月)易感;住院患儿病毒检出率高,以毛细支气管炎阳性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意外伤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的第1位死因。为了解小学生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1.调查对象为浙江省永嘉县8所小学的3~5年级学生1161名(占3~5年级学生总数的98.22%,其中男生599名、女生562名)。调查时间为1997年10~12月。以问卷形式进行现场直接询问,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部分。知识部分28题,态度部分3题,行为部分20题。2.结果:(1)知识部分:在基本知识方面,知道儿童意外伤害是一种疾病者占35.7%;认为儿童意外伤害是可以采取适…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过敏反应性疾病,过敏原是哮喘的主要致病因素,对于临床确诊的哮喘儿童,了解其是否存在过敏因素及其敏感程度,对于采取预防过敏原诱发哮喘的措施、合理应用药物治疗及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者自2000年4月至2007年4月通过联合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过敏原检测两种方法,对温州地区的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旨在了解该地区哮喘患儿过敏原分布情况,探讨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童哮喘病因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