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述“树皮年轮”的概念及其应用于判断树龄的科学性。方法: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树皮年轮”的概念及其在判断树龄方面应用的科学性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虽然韧皮部纤维存在分层排列的现象,但是不能称其为“年轮”。因为呈带状排列的纤维束的数目,在每个生长季节不总是固定的,有的甚至缺乏韧皮部纤维;并且次生韧皮部在次生生长过程中的数量有限,还会随着树皮逐渐剥落。结论:因此,认为“树皮年轮”的提法缺乏科学性,也不能作为判断树龄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抗痨药致剥脱性皮炎死亡1例航天长征机械厂门诊部(四川省万源市,636452)李大辉患者男,30岁,因咳嗽咳痰2个月余,经胸透及摄片诊断为“右上肺Ⅲ型结核”。并多次查痰找到抗酸杆菌。入当地医院用利福定、异烟肼、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强化抗痨治疗20余...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老年和青壮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各500例,在胃镜下活检确定病变性质并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方法,分析两组年龄段上消化道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结论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比率明显高于青壮年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第10卷第8期发表了"树皮年轮"质疑一文后,一直盼望着赵中振先生能够及时回应来反驳我们的观点.但赵先生除了在该杂志第10卷第12期刊登了<对"树皮年轮质疑"文的几点意见>(下称"几点意见")后,再无下文,很令人失望.因为除了空洞地指责我们的文章"不负责任的与事实不符合"、"断章取义"、列出4篇外文文章,还提到他参编1本年轮方法学论文集引用了他的文章外,我们的观点一个也没有反驳.现在我们提出几个问题,请赵先生予以正面回答,以体现赵先生学风严谨.  相似文献   
5.
朴金花  李大辉  金光日 《吉林医学》2007,28(12):1411-1411
1 病历摘要 男性,45岁,因"右上腹部不适1个月"就诊.有血吸虫病疫区接触史,否认患有肝病.查体:T36.0℃,Bp120/80mmHg.巩膜无黄染,无贫血貌.全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莫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6.
鼠尾草属药用植物及其近缘种的ITS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迎  李大辉  张英涛 《药学学报》2007,42(12):1309-1313
采用分子系统学方法分析鼠尾草属药用植物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准确进行基源鉴定、阐明本属内的种间关系及发现新的药用资源提供分子证据。本文从野外采集的27个鼠尾草属植物叶片样品中分离提取DNA,PCR扩增ITS区及5.8S rDNA完整序列并测序,采用Mega 3.1软件进行系统学分析。27个鼠尾草样品的ITS及5.8S rDNA区序列全长为612~617 bp,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的系统发生树部分支持了形态学的属下划分,但对部分种的系统位置特别是三叶鼠尾草和黄花鼠尾草两个亚种的处理上与形态学划分存在明显的分歧。序列分析显示5.8S rDNA序列相当保守,而ITS区段则在亚属间差异明显,且原产我国的该属植物与欧美引进种明显具有不同起源。ITS系统树对于亚属和组的处理较为合理,但对组下的划分则表现出了信息量不足,需要其他相关证据的支持。ITS分析支持了丹参组内其他近缘种作为丹参类药材替代资源的合理性,同时也揭示了甘西鼠尾类高山丹参在遗传上与丹参类药材的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给与雷贝拉唑10mg,每日2次口服,7d后改为10mg,每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与奥美拉唑40mg,每日1次口服,7d后改为20mg,每日1次口服.其余的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2组无差异.4周后治疗结束,分别记录复查胃镜结果,并进行x2和t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治疗前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比口服奥美拉唑疗效更佳,耐受性佳,不良反应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佳,症状缓解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