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在膝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60例拟行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患者,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麻醉药物给予浓度为0.5%的盐酸罗哌卡因,B组麻醉药物给予浓度为0.25%的盐酸罗哌卡因,对两组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维持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及达到BromageⅠ级、Ⅱ级及Ⅲ级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感觉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麻醉前HR、SBP及DBP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自患者接受麻醉5 min开始至手术结束时A组患者HR、SBP及DBP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5),而B组患者则较麻醉前无明显改变(P〉0.05);B组患者麻醉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膝关节镜手术中应用低浓度盐酸罗哌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可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阑尾切除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830例行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可能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切口感染率4.58%(38/830),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9个因素与切口感染有关;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BMI高、伴有基础疾病、阑尾病理改变明显(化脓、坏疽穿孔)、阑尾逆行切除、手术时间长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阑尾切除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以下措施可预防和控制切口感染:对肥胖者行锐性整齐切口,冲洗切口;缩短手术时间;治疗基础疾病;避免逆行法切除阑尾;早期诊断、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64例行骨科手术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全部入选病例随机分为Ⅰ组(全身麻醉)和Ⅱ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术中及术后的SBP、DBP、HR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麻醉前和术后6h、12h、24 h MMSE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包括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应答时间.结果 Ⅰ组和Ⅱ组患者术中、术后SBP虽然较麻醉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且Ⅰ组与Ⅱ组患者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也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的DBP、HR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Ⅰ组与Ⅱ组麻醉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2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及术后6h也明显降低,且Ⅰ组与Ⅱ组此时点MMSE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Ⅰ组与Ⅱ组MMSE评分分别较麻醉前降低,且Ⅰ组较Ⅱ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睁眼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的应答时间明显快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且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恢复效果好,是一种适合老年骨折患者首选的麻醉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针刺面瘫奇穴及拔罐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治疗78例面瘫患者,观察针罐合用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78例面瘫患者中,经针罐合用,其中4次治愈18例,占23%;6次治愈12例.占15.3%;8次治愈20例,占25.6%;10—12次治愈25例,占32%;无效或效果不明硅3例,占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针刺奇穴配合拔罐疗法,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病理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腹水患者经卧床体息,限钠摄入,合理使用利尿剂,7~10天无效,属难治性腹水。这种腹水患者具有明显的循环功能降低。尽管内脏血管床显著淤血,心排血量虽高于正常,但有效循环量不足,如继续使用速尿等强利尿剂,非但利尿效果不佳,往往使肾血浆血流量(RPF)及肾小球滤。过率(GPR)更为减少,应针对不同病理生理,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方可奏效。现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急性发作及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发作期的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组(51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疗法配合龙胆泻肝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PHN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平均止疱、脱痂、疼痛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中,治疗组PHN发生率为13.73%,对照组为3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联合椎旁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带状疱疹患者,可缩短病程,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且有效预防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针刺面瘫奇穴及拔罐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治疗78例面瘫患者,观察针罐合用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78例面瘫患者中,经针罐合用,其中4次治愈18例,占23% ;6次治愈12例,占15.3%;8次治愈20例,占25.6%;10~12次治愈25例,占32%;无效或效果不明显3例,占3.8% ;总有效率为96.2%.结论 针刺奇穴配合拔罐疗法,相得益彰,互为补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手术后疼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留下心理阴影,而且剧烈的疼痛还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后的康复。阿片类药物是目前常用的手术后镇痛药物[1],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效果明显,临床效果确切,但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腰臀比 (WHR)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代谢相关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 选择480例PCOS患者,根据WHR分为A、B两组,A组WHR≥0.85,共200例、B组WHR<0.85 ,共280例,并均测定临床体征、内分泌激素和代谢指标。结果 A组体质量指数(BMI)、睾酮(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B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B组。结论 WHR高的PCOS患者常合并更严重的代谢紊乱,需尽早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6例腹股沟疝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局麻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总体费用、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