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温胆颗粒中挥发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处方中的挥发油.以挥发油得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L93^4正交设计,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10倍量,浸泡0.5h,提取8.0h结论所确定的工艺对挥发油提取稳定、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黄连解毒汤药动学实验研究的方法。[方法]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黄连解毒汤药动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黄连解毒汤组成的单味药和全方指标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提取工艺对指标性成分的影响、药动学方面的研究为基础,论述了PK-PD结合模型及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和药动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结论]黄连解毒汤药动学实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才能揭示该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正常和脑缺血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 正常大鼠及脑缺血大鼠 ig 黄连解毒汤后不同时间采血,用 HPLC 法测定栀子苷的血药浓度,3P87 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脑缺血及正常大鼠栀子苷药动学符合一室模型。脑缺血及正常状态下大鼠 ig 黄连解毒汤后,栀子苷在脑缺血及正常状态下体内的 AUC 分别为 (15.819±5.228)、(11.395±3.111)μg?h?mL-1,t1/2 ke分别为(4.704±1.850)、(3.695±1.595) h,C max分别为 (2.135±0.202)、(1.677±0.621) μg/mL。结论 栀子苷在脑缺血状态下的血药浓度及吸收效果优于正常状态,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消除较慢,反映了黄连解毒汤临床对症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合理性,体现了方证对应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正常及脑缺血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黄连解毒汤中栀子苷在正常和脑缺血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 正常大鼠及脑缺血大鼠ig黄连解毒汤后不同时间采血,用HPLC法测定栀子苷的血药浓度,3P87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 脑缺血及正常大鼠栀子苷药动学符合一室模型.脑缺血及正常状态下大鼠ig黄连解毒汤后,栀子苷在脑缺血及正常状态下体内的AUC分别为(15.819±5.228)、(11.395士3.111)μg·h·mL~(-1),t_(1/2 ke) 分别为(4.704±1.850)、(3.695±1.595)h,C_(max)分别为(2.135±0.202)、(1.677±0.621)μg/mL.结论 栀子苷在脑缺血状态下的血药浓度及吸收效果优于正常状态,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消除较慢,反映了黄连解毒汤临床对症治疗脑缺血疾病的合理性,体现了方证对应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两组大鼠均ig给予黄连解毒汤(10.0 g/kg),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2、24 h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变化,绘制药-时曲线;测定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合小檗碱的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给药后小檗碱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以及模型组给药后的药效学指标变化,评价小檗碱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缺血疾病中的作用。结果小檗碱在模型组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快、维持时间长,表现出其体内较强的循环性特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后,对小檗碱吸收充分,血中MDA水平显著降低,时-效曲线呈现双峰现象。造模后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黄连解毒汤能提高SOD至正常水平,模型组大鼠的时-效曲线也出现双峰现象。结论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可能与小檗碱在体内的水平有关,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与其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柱切换在线除盐DGLC-MS联用鉴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的杂质.方法 采用Thermo Ultimate 3000二维色谱DGLC(双三元泵液相)系统串联TSQ Vantage MS正负离子同时扫描测定:左泵,一维分析柱Acclaim C18柱(150mm×4.6mm,5μm),含非挥发性盐流动相,流速1.1mL/min;右泵,二维分析柱Acclaim PA2柱(3.0mm×50mm,3μm),含挥发性盐溶液流动相,流速0.3mL/mim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0nm.结果 在不改变克林霉素磷酸酯国家药典方法的前提下,通过柱切换在线除盐技术使得分析条件能够兼容质谱并鉴定出克林霉素磷酸酯中9种杂质,其中一种新杂质分子量为504.结论 该方法巧妙地解决了液相条件和液质联用仪不兼容的难题,并具有稳定性、重现性、可追溯性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制剂中的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优选温胆汤制荆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以包合率、收得率,含油率为指标,考察挥发油与β-环糊精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是挥发油与β-环糊精配比1:6,包合温度50℃,包合时间2 h.结论 该工艺简便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胎盘的超低温粉碎与常规粉碎工艺的差别,为胎盘的进一步精制及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液氮研磨过筛与传统工艺制备样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放射免疫等手段,以次黄嘌呤、尿苷及黄体激素、促卵泡生成素、促泌乳素等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种工艺的差别.结果 HPLC检测超低温粉与普通粉中成分分离效果理想,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免疫检测亦显示其中的激素含量显著不同.结论 超低温粉碎的胎盘中特征性成分的含量较高,此法制备样品可有利于胎盘的临床疗效发挥.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中小檗碱在脑缺血损伤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及其与黄连解毒汤抗脑缺血作用的相关性。方法 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以电凝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两组大鼠均ig给予黄连解毒汤(10.0 g/kg),分别于给药后0.083、0.25、0.5、1、2、3、4、6、8、12、24 h眼眶取血,HPLC法测定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变化,绘制药-时曲线;测定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合小檗碱的药-时曲线和时-效曲线,比较相同剂量的黄连解毒汤给药后小檗碱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差异以及模型组给药后的药效学指标变化,评价小檗碱在黄连解毒汤治疗脑缺血疾病中的作用。结果 小檗碱在模型组大鼠体内吸收迅速、代谢快、维持时间长,表现出其体内较强的循环性特点。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给予黄连解毒汤后,对小檗碱吸收充分,血中MDA水平显著降低,时-效曲线呈现双峰现象。造模后大鼠血清SOD活性降低,黄连解毒汤能提高SOD至正常水平,模型组大鼠的时-效曲线也出现双峰现象。结论 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可能与小檗碱在体内的水平有关,黄连解毒汤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与其升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