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部连接着身体的各个部位,经常进行足部按摩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功效。另外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选择下面这些足部养生小妙招,效果同样很不错。  相似文献   
2.
正一口气爬6层楼,数数你的呼吸频率,如果增加20%,就可能存在肺气不足。肺在五脏六腑中所处的位置最高,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华盖"。中医所说的"肺",远不止肺脏本身,大肠、皮肤、毛发、鼻咽等都是其成员。肺的最主要作用是"主气"。肺掌管呼吸,吸入外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保证人体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外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9月17日期间糖尿病足机制研究的核心文献,利用VOSviewer以及CiteSpace软件对中英文文献的年度发文趋势、关键词、作者、机构、被引文献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足相关机制研究文章发表数量呈稳步上升态势,中文核心文献共计194篇,英文251篇;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山大学是国际上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国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发文居首位。研究热点显示:NO、外泌体、TGF-β、CSF、MMP在糖尿病足机制研究领域备受关注,新兴的机制研究聚焦在Akt通路、DNA甲基化、spry1下调与hif-1α循环。结论 国内外对糖尿病足相关机制研究热度持续增加,但整体发文量明显不足,该领域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同时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分子,不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尚待深入,这为研究者的科研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病性“标实本虚”。标实者,金刃外邪损害经络,经络不通,血不利则为水;本虚者,水湿瘀血久留,久病伤正致虚。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祛邪扶正的作用,“以痛为腧”是临床针灸的重要指导理论和取穴原则。局部针刺治疗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符合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本病病位在局部,痛之所在,邪之所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局部针刺治疗本病就近逐之,疏通经络。与中药口服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局部针刺可以针对病灶、直接作用于病位,发挥更为直接的“疏通经络、驱邪扶正”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
6.
微球囊血管扩张成形术在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微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技术要点。方法:采用微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106例膝下动脉病变为主的重症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结果:例患者中,截肢率为2%,死亡率为1%。7例临床未获得成功的患者中截肢率为43%,死亡率为14%。结论:介入治疗成功率93.4%。术后平均随访1年8个月,介入治疗成功的99微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成功的关键是开通经胫前、胫后和腓动脉到达足部的直接血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塞通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和电子自旋共振捕集技术(N-tert-butyl-2-phenylnitrone,PBN)观察兔下肢缺血再灌注时出现PBN-自旋加合物信号。结果:该信号强度与缺血时间有关,缺血4h再灌注时的信号明显强于缺血2h再灌注;血塞通对该自旋加合物信号有明显猝熄作用。结论:血塞通对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腹腔压升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技术,探索大鼠腹腔压升高的规律.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以氮气气腹法成功制作了腹腔压增高的模型.定时定量向大鼠腹腔内注入氮气.利用MP-100A-CE型生理监护仪即时监测腹腔压动态变化.取每组各时间点腹腔压的算数平均值,绘制腹腔压和氮气量的散点图,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腹腔压升高时氮气量与腹腔压的函数关系.结果 腹腔压升高的规律:当腹内氮气体积较小时,腹腔压缓慢上升.当腹腔压达到10mmHg左右时,少量腹内气体容积增加即可引起腹腔压显著升高.腹腔压(y)变化与腹内氮气量(x)存在指数函数关系,两者存在的函数关系式为:y=0.6490×1.0262x,该大鼠腹腔压变化的压力容积指数为0.01.结论 腹腔压变化与腹腔内氮气量改变呈递增的指数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流行性腮腺炎和并脑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复方麝香注射液静点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224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倒在年龄,性别、病史、病程及临床表现等方面,统计学处理无显著(p>0.05).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痰热清.复方麝香注射液静点.结果;两组在退热时间.腮腺肿胀时间,头痛呕吐消退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学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痰热清、复方麝香注射液佐治流行腮腺炎效果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趾动脉光电容积描记仪(PPG)波形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经腔内介入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血小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手术日开始加用益气活血通络的中药,14天为1个疗程。于介入后第14天记录2组患者趾动脉PPG波的最高峰值。结果术后第14天对照组足趾PPG波行的最高峰值H对=(2.51±0.60)min;治疗组H治=(5.25±1.32)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4,P0.01)。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法可有效改善足趾微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