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国平  王中红  昝俊峰 《中成药》2004,26(2):113-115
目的:建立和完善杞蓉药酒(当归、补骨脂、制何首乌、枸杞子、红花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了当归、补骨脂、制何首乌、枸杞子、红花5味药,采用HPLC法测定了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结果:补骨脂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RSD为2.18%,n=5;异补骨脂素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RSD=1.67%,n=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茯苓皮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皮为担子菌纲多孔菌科茯苓的外表皮,主要化学成分为茯苓多糖和三萜两大类,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增强免疫、抗癫痫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对茯苓皮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查阅整理,总结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情况,以期对科研工作者的深入研究和医学工作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茯苓药材主要产区资源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茯苓药材的野生资源、生态环境、培育菌种、栽培技术、产量分布、销售价格等进行系统调查,为茯苓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访问座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广西、云南、浙江、安徽等8省12个地区的茯苓药材进行资源调查,整理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培育菌种、产量分布和销售价格等调研资料.结果 茯苓药材野生资源极少,濒临灭绝;各地种植茯苓因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繁殖菌种等因素影响,其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因素差异较大.结论 为了保证茯苓药材的质量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亟待保护茯苓野生资源和规范茯苓药材种植.  相似文献   
4.
GC测定冰玉栓中冰片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冰玉栓是根据中医验方及现代药效学理论而研制的新药,由冰片、硼砂、玄明粉等药味组成,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性宫颈炎、子宫炎,疗效甚好.本实验采用理化试验和GC法鉴别方中玄明粉、硼砂、冰片;采用GC法测定冰片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至挥发油中麝香草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检测和控制牛至挥发油中麝香草酚含量的质量标准。方法:色谱柱为Krosmasil C18(7μm,4.6m× 200mmID),乙腈-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6nm。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麝香草酚的峰面积及其质量在0.4~4.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2568.81 13877706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0.98(n=9)。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合成具有MDM2-p53蛋白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结构特点的姜黄素衍生物,并优化合成条件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方法基于威廉姆逊醚合成的原理,单取代和双取代姜黄素苯环上的羟基,并结合成醚。分别从反应溶剂、反应时间,投料比、反应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几个方面来优化反应条件,提高目标产物的产率,以HPLC法确定合成效率。结果优化后的结果显示,以丙酮为溶剂,碳酸钾和碘化钾(10:1)为催化剂,物料比n(3):n(姜黄素)=2:1,恒温60℃反应8h获得目标产物的产率最高,目前已将实验的总产率提高到59%。结论本文建立的姜黄素衍生物合成方法简便高效,产率较高,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大批量制备和应用于后续的结构修饰和抗肿瘤活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蜈蚣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性、品质评价、采收时间、炮制方法、真伪鉴别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蜈蚣药材的鉴别研究、炮制加工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蜈蚣的药用价值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考证,历代医家所用蜈蚣的主流基原均以红头红足蜈蚣(金头蜈蚣S.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作为优质蜈蚣药材的评价标准。蜈蚣资源分布广泛,主要产区为湖北、江苏、浙江,其中湖北产蜈蚣是市场上蜈蚣药材的主要来源。蜈蚣的采收加工通常在春夏二季,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历代炮制方法主要“随病法制”,现代炮制方法以火炙为主。蜈蚣药材因其地域及品种原因长期存在混用、伪用现象,利用现代研究技术可弥补传统药材鉴别方面的不足。基于考证,建议选取金头蜈蚣为基原,对蜈蚣药材及其复方进行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8.
茯苓三萜成分RP-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RP-HPLC-ELSD技术建立不同菌株茯苓三萜的指纹图谱,为评价不同菌株培育茯苓药材的质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规范培育茯苓的菌株,提高茯苓资源品质。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甲酸水溶液(A)-乙腈(B),采用梯度洗脱法;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蒸发光检测条件:雾化温度为40℃,压力为350 kPa,gain值为7;进样量为20μL。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的标准。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评价不同菌株茯苓药材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27种菌种茯苓中茯苓酸分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茯苓中茯苓酸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菌种培育的茯苓中茯苓酸的量,为评价不同菌株培育茯苓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从而确定优良菌种,控制茯苓资源品质.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LHPLC),Kromasil 100-5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80:20),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242 nm.结果 茯苓酸在0.48~2.40 μg与其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100.26%,RSD为1.26%.不同菌种培育茯苓中茯苓酸的量有所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稳定,可用于评价不同菌种培育茯苓中茯苓酸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茯苓三萜成分RP-HPLC-ELSD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RP-HPLC-ELSD技术建立不同菌株茯苓三萜的指纹图谱,为评价不同菌株培育茯苓药材的质量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期规范培育茯苓的菌株,提高茯苓资源品质。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100-5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2%甲酸水溶液(A)-乙腈(B),采用梯度洗脱法;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 ℃;蒸发光检测条件:雾化温度为40 ℃,压力为350 kPa,gain值为7;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建立的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且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的标准。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评价不同菌株茯苓药材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