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分别考察生麦芽、芍药甘草汤对高泌乳素血症(HPRL)大鼠血清泌乳素相关激素水平及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以及对乳腺组织p-Akt、p-mTOR、LC3等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32只大鼠皮下注射甲氧氯普胺制备高泌乳素血症模型。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芍药甘草汤组、生麦芽组和溴隐亭组,每组8只。各药物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蒸馏水,连续给药30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g)、促卵泡素(FSH)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IHC)检测大鼠乳腺组织p-Akt、p-mTOR、LC3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PR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血清LH、FSH、Pg和E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芍药甘草汤组、生麦芽组、溴隐亭组大鼠血清PRL水平明显低于模型...  相似文献   
2.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修饰是真核生物mRNA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在相关酶的催化调控下,m6A通过介导RNA转录、剪接、翻译、衰变等参与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以往主要关注m6A在肿瘤,如血液系统肿瘤、宫颈癌、乳腺癌等中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发现m6A富集于与神经发生、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比萨综合征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比萨综合征的报道,对其临床特点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病例36例,涉及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氨磺必利、帕利哌酮8个药物品种。其中,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致比萨综合征较多,分别为8,8,5例次。病例中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72±18.21)岁;15例(41.66%)患者比萨综合征发生在服药后30 d内,6例(16.67%)发生在服药数年后;躯干倾斜方向19例发生在右侧,15例发生在左侧,2例未明确倾斜方向;发生比萨综合征后27例停药、6例减量、3例对症治疗,症状在2 d~2个月内均缓解或消失;药物性比萨综合征关联性评价结果显示,肯定有关的3例,很可能有关的27例,可能有关的6例。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均可能发生比萨综合征,且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应用时需加强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唑吡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PubMed数据库有关唑吡坦不良反应个案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病例55例,男女比例1:1.12,年龄 ≥ 65岁者24人,构成比为43.64%;不良反应多发生于服药后1 d内,共34例,构成比为61.82%;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表现为睡行症、精神异常、幻觉、睡眠饮食障碍等,其次为泌尿生殖系统。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唑吡坦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海马N6-甲基腺苷(m6A)及相关酶表达影响。方法 将20只C57BL/6J雄鼠随机分成对照(control)组、慢性束缚应激模型(CRS)组;给予CRS组小鼠3周慢性束缚应激建立小鼠焦虑模型,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焦虑样行为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m6A RNA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海马m6A的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eal-time PCR方法分析海马m6A相关酶表达变化。结果 1.小鼠焦虑相关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RS组小鼠在旷场内框停留时间明显下降(P<0.01);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探索时间减少(P<0.0001);2. m6A RNA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RS组小鼠海马m6A含量明显减少(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RS组小鼠海马m6A阳性产物明显减少(P<0.001);3. 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RS组小鼠海马去甲基化酶间变性淋巴瘤激酯B(AlkB)同源蛋白5(A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束缚应激(CRS)对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型转换及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模型组(CRS)、氟西汀(FLX)药物干预组(CRS+FLX),每组各16只。慢性束缚应激3周建立抑郁小鼠模型,应激的第8天至第21天,CRS+FLX组于应激前30 min腹腔注射FLX(10 mg/kg),control组及CRS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旷场实验以及糖水偏好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海马A1和A2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的表达。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CRS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样行为,包括糖水偏好百分比显著降低(P<0.0001),体重明显较低(P<0.05),旷场实验在中央区域活动的距离明显降低(P<0.0001),FLX干预可逆转CRS所诱导的抑郁样行为表现(P<0.05);与control组相比,CRS组小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