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方开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1):1754-1755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宫外孕Ⅰ号方加味及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予米非司酮50 mg口服,每12 h 1次,3天为1个疗程,同时予宫外孕Ⅰ号方加味口服,每日1剂,水煎成200 ml,分2次饭后内服,1周为1个疗程。病情平稳后改为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每日1剂,水煎成200 ml,分2次饭后内服,1周为1个疗程。结果:60例患者治愈51例,占85%,疗程2~4周,9例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因腹痛加重,有活动性内出血改为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服用米非司酮有头晕、恶心、乏力,症状轻,少数患者服用宫外孕Ⅰ号方加味、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有轻度白细胞降低。结论:应用米非司酮配伍宫外孕Ⅰ号方加味及宫外孕Ⅱ号方加味治疗异位妊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海南省三亚中医院收治的妊娠剧吐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补液和补充电解质的方法治疗,研究组采用补液同对照组,同时结合中医治疗方法治疗.在治疗第7天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00%,明显高于单用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8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直接概率法P=0.0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剧吐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小卵泡排卵是排卵障碍中最常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主要病机为脾肾虚弱,或兼夹肝郁血瘀,有少数患者兼有痰湿。中医对小卵泡排卵不孕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中药辨证分型治疗、分期治疗及中医单方随症加减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针药结合或中药内服配合中医外治法,如艾灸、穴位贴敷、中药离子穴位导入等可以增强小卵泡排卵临床疗效,但中医特色疗法在本病的应用需要更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滋肾调冲汤对黄体功能不全性月经失调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32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分为滋肾调冲汤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66例。比较治疗前(T1)和治疗3个月后(T2)两组患者激素水平[FSH、LH、雌二醇(E_2)、黄体酮(P)]、基础体温(BBT)指标[BBT高低温相差、高温相评分(HP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和中医症状(经期延长、月经量少、经色暗质稠、经前乳胀)评分的差异。结果:T2时,观察组患者激素(FSH、LH、E2、P)水平、BBT指标(高低温相差、H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较T1时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T1时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滋肾调冲汤能提高患者FSH、LH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性月经失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三亚中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产妇立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并静脉给予5%葡萄糖250mL加缩宫素20U;对照组6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产妇静脉注射5%葡萄糖250mL加缩宫素20U.观察两组在产后2小时及24小时内的出血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后2、24小时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22.56±42.93mL和205.63±50.27mL;而对照组则为181.64±48.38mL和264.31±51.43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08、5.25,均P<0.01).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结论 配伍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作用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小卵泡排卵不孕病机主要为肾虚及冲任失调,临床以补肾调冲取得一定疗效。中药可能通过改善成熟卵泡排卵率、减少卵泡黄素化发生率、改善排卵前E_2水平及LH水平、改善宫颈黏液水平,改善排卵后E_2水平,改善排卵后P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妊娠率、减少自然流产发生率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