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干燥综合征,又名舍格伦综合征。若无任何潜在其他结缔组织病的干燥综合征即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该文主要介绍的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目前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发病病机仍处在探索阶段,既往诸多医家认为"阴虚"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的病机关键,滋阴清热法是治疗该病的主流,但目前为止该病的根本病机并没有得到统一,有越来越多的医家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和经验总结寇秋爱教授认为津液的生发、敷布失调是pSS的病机关键,从"一元论"角度出发,提出了气不化津是该病的发病根本,认为气虚为本、病理产物为标是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尤以脾气虚为主。该文结合典型病案介绍寇秋爱教授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病机认识,从气不化津初步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病机。  相似文献   
2.
"三附子汤"作为仲景治疗风湿兼阳虚证的代表方剂,主要包括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或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3方。"三附子汤"均可治疗风湿相搏兼阳虚证,均有温阳止痛之效,但在主治病证上又略有不同,用桂枝附子汤时,因证属表阳虚,风邪偏盛,风湿之邪相搏在表,治宜速决,故用附子三枚,佐甘草二两以缓其烈性,重用桂枝达四两,以温经通阳,使风湿之邪得阳气蒸发而从外散发。用白术附子汤时,因表阳气虚,湿邪偏盛,故用附子一枚半,并减甘草之量为一两,去前方辛散之桂枝,加白术苦温燥湿,共逐皮间水气,此为因势利导之法。用甘草附子汤时,因表里阳气皆虚,风湿俱盛,但以风邪为主,故治宜标本兼顾,风湿同治,方中用附子二枚、炙甘草二两,此为缓兵之计,而用桂枝达四两,以祛在表之风邪,合白术以除在里之湿邪,使风湿之邪从内外分解。从《伤寒杂病论》中附子应用的研究可以看出,附子类方可治疗多种疾病,主要是用于治疗痹证、少阴病、霍乱、水气、痰饮等证。而究其根本病机不过虚实两端:虚,主要为阳气虚,可涉及肺、脾、心、肾;实,主要是寒湿痹阻,涉及脾及经络。因主治病证不同,"三附子汤"用药、配伍通变化裁十分讲究,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3.
概括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病因病机为素体气血虚弱,冲任亏损,卫外不固,外邪侵袭,扰其血脉,致身中之阳不通于阴而成痹病。其本质上是本虚标实之证,夙根是气血亏耗、冲任虚损,标实则是热盛成毒、湿浊交阻。提出清热解毒、调补气血治则,据此创立专治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二四汤,其基础方为四妙勇安汤和四物汤加减。可对控制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进展、恢复部分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拓宽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络瘀血阻不通”是瘙痒性皮肤病的关键病机,“络虚气血不荣”是其必然结果。治疗上秉承“络以通为用”之精髓,以“开、化、散”为则,开腠行气用毫针“微通”,化浊通络用火针“温通”,刺血散菀用刺络放血“强通”,以畅达络脉气血,快速止痒。笔者在“三通法”的基础上提出:“应擅用瘙痒之阿是穴,循序渐进,敬小慎微尽量避免疤痕,同时注重毫针调神止痒和火针移痒转痛的功效。”“三通法”在瘙痒性皮肤病的“新用”,能够明显提升治疗效果,为瘙痒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房定亚教授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倡导专病专方,重视传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临床中擅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疾病。房教授根据血瘀证不同病因和类型,从益气活血、活血祛瘀、清热活血、祛湿活血、理气活血5个方面应用活血化瘀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含牛Ⅱ型胶原的完全弗氏佐剂乳化液免疫诱导方法建立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观察二四汤的干预作用,并从抑制炎症反应及关节滑膜血管新生的病理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含牛Ⅱ型胶原的完全弗氏佐剂乳化液免疫诱导方法建立大鼠RA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RA模型组,甲氨蝶呤(1.0 mg·kg-1)组及二四汤高、中、低剂量(30,15,7.0 g·kg-1)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在强化免疫诱导RA后开始每天灌胃1次,共28 d。模型组、空白组均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干预。给药结束后,通过关节肿胀体积变化率和指数分析各组大鼠关节肿胀程度。采用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右侧下肢膝关节滑膜增生程度评分与增生面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CD3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体积的变化率和指数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