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83例用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灌肠治疗,对照组83例单用红藤汤灌肠治疗。结果:有效率治疗组89.2%,对照组68.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脉冲调制中频电疗配合红藤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红藤灌肠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红藤灌肠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醋酸(80:20:0.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柱温25℃。结果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0.0344~0.34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0.67%(n=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简便、快速,适用于复方红藤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方垒  邹慧龙  徐璐敏 《海峡药学》2010,22(2):125-127
探讨中成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近年来中成药应用存在的问题,参考相关文献,提出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对策以便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林可霉素甲硝唑凝胶,建立其质量标准并进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以盐酸林可霉素、甲硝唑制备林可霉素甲硝唑凝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中主药盐酸林可霉素和甲硝唑的含量。结果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可靠。结论林可霉素甲硝唑凝胶用于痤疮、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的临床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片和银杏酮酯片的质量比较和用药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市售3个厂家银杏叶片和银杏酮酯片、2个厂家银杏叶提取物和银杏酮酯中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含量,为评价2种制剂的质量提供依据;并分析2种银杏叶制剂的药物经济学。方法 通过交叉试验,采用UV检测2种制剂和原料药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HPLC检测2种制剂和原料药中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含量。结果 2种制剂和原料药分别在总黄酮、总黄酮醇苷和萜类内酯的含量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就患者日用金额考虑,银杏叶片更适合患者使用。结论 银杏叶片较银杏酮酯片更适合用于临床上慢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汤召峰  方垒  刘云 《中国药业》2007,16(16):48-48
目的介绍刺五加注射液与多种药物的配伍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询有关刺五一注射液与药物配伍方面的文献和资料,并加以整理、分析和综述。结果总结了与多种药物配伍时的变化情况和存在的配伍禁忌。结论刺五加注射液与常用输液可配伍使用,与其他药物配伍时要特别小心,尽量单独使用,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方垒  梁晓美  邹慧龙 《中国药业》2010,19(24):54-55
目的建立银黄清咽合剂质量控制方法,考察其稳定性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有效成分进行鉴别,通过长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设治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稳定性试验考察结果表明,该制剂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该制剂临床疗效确切。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可控,治疗急慢性咽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用RP-HPLC法测定复方红藤灌肠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睛∶0.085%磷酸溶液(13∶87),检测波长为314nm,流速:1.5mL.min-1,柱温:30℃。结果阿魏酸在3.44~68.8μ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49%(n=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和可靠,可用于复方红藤灌肠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银黄清咽合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处方制备银黄清咽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绿原酸进样量在0.1984~1.984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1.76%。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笔者对我院研制的“祛风湿合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3.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痛风患者76例,病程>1年,至少发作2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36例,女2例,年龄22~72岁;对照组38例,男35例,女3例,年龄26~70岁,平均43.5岁,病程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