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3篇
综合类   171篇
预防医学   88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Objective To evaluate a serf-designed diagnostic protoeol which can early detect a femoral neck fracture for patients with a femoral shaft fracture. Methods From September 2005 to June 2007, a self-developed protocol was used to detect an ipsilater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for all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who had sought treatment in our department. This protocol consisted of anteroposterior plain radiography of internal rotator,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of the hip, a fine (2 mm) cut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through the femoral neck, postoperative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operating room prior to awakening the patient, at the time of follow-up anteroposterior and lateral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presence of hip pain. The diagnostic effects of the protocol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ventional diagnosis used for all the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who had sought treatment in our department from September 2003 to August 2005. A chi-square analysis comparing the protocol group (September 2005 to June 2007) and the non-protocol group (September 2003 to August 2005)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arly and delayed diagnosis rates for an associated ipsilateral femoral neck fracture. Results The earlydiagnosis rate of an associat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by the protocol was 93.8%,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by conventional method (46.2%),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 = 4.069, P =0.044). Conclu-sion In presence of a femoral shaft fracture. this protocol consisting of plain radiography of intemal rotator, intraoperative fluoroscopy of the hip, fine cut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of the femoral neck, postoperative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and follow-up plain radiography of the hip in the presence of hip pain, may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tic rate of an associated femoral neck fractur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体检发现的微小结节型肺癌的外科诊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4例经X线和CT体检发现肺部存在15mm以下结节的患者,进行了外科诊断和治疗,用电视胸腔镜技术对肺部微小结节进行楔形切除,待冰冻病理回报的恶性后,采用小切口或常规切口进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共有17例被确诊为肺癌,对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发现有胸内转移的2例腺癌患者进行了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结果:术后TNM分期为T1N0M4 14例,T1N1M0 1例,T1N1M1 2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得以随访,随访率100%,1例小细胞肺癌术后2个月化疗所致心肺功能不全死亡,2例Ⅳ期患者分别于术后18个月和34个月因远处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全部存活。结论:利用外科方法可准确判断肺部微小结节的病理性质,并能对无转移的微小结节型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根治治疗。  相似文献   
4.
从1986年12月~1989年4月,在成都市、江油市、什邡县、绵竹县对3~12岁儿童共计9071人进行了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无注射史者565人,无1例患者;有注射史者8506人,检出患者56人,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期骨生长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成都市城区 2 2 4名 3~ 15岁健康儿童的骨生化指标、腰椎骨密度及跟骨骨小梁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儿童期血清钙、磷和尿钙、磷在各年龄段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P>0 .0 5 ) ;血清碱性磷酸酶 (AL P)及骨碱性磷酸酶 (BAL P)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7~ 12岁时达到高峰 ,儿童期 AL P、BAL P明显高于成人 (P<0 .0 5 )。腰椎骨密度及跟骨骨小梁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结论 儿童期反映骨生长代谢的生化指标、骨密度、跟骨骨小梁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不能以成人的指标作为判断标准 ,而应采用儿童期的骨生长代谢指标来诊断和治疗儿童骨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对废用性骨质疏松与骨折的警惕性,探讨其防治措施,对13 例儿童因 髋关节疾病经手术、石膏固定术后1~9个月,发生废用性骨质疏松和骨折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13例患儿15个部位发生了废用性骨折,经非手术疗法,配合药物治疗,获骨性愈合 。早期确定废用性骨质疏松的诊断,缩短不必要的肢体固定时间,尽早功能锻练,加强保护 ,避免外伤,配合内科药物疗法对防治本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骨髓炎是小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发生在四肢长骨,而累及骨盆者少见,且常因临床表现及X线照片不典型而延误诊断[1~4].国内报道甚少,我院1977~1996年共收治13例,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麦雪鹂 《医学文选》2000,19(6):890-891
1991~1999年我院妇产科共分娩1905例,剖宫产587例,占分娩总数30.8%。剖宫产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素以预防术后感染,58例出现术后发热,占剖宫产术的9.88%。现就其发热原因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27.4岁;初产妇51例,经产妇7例。1.2 剖宫产原因 胎儿宫内窘迫21例,胎膜早破9例,巨大儿3例,骨盆狭窄3例,妊高征7例,臀位5例,前置胎盘2例,剖宫产史3例,持续性枕后位5例。1.3 剖宫产术式 所有病例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但腹部切口有所不同。腹部正中纵切口37例,耻骨联合上横切口21例。1.4 术后常规用药 青霉素…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社会即将步入21世纪之际,处于学科形成期的医学文献检索课,与高等医药院校其它课程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全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医学科技的进步,迫使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必须迅速推进,这既对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医学文献检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医学文献检索课的教师,对此应认真加以思考。1医学文献检索课与信息素并教育医学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情报意识、传授检索技能的课程。同高等医药院校其他课程一样,也有了较快发展。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取得进展,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职…  相似文献   
10.
骨性纤维发育异常--好发于儿童的新病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提高骨性纤维发育异常的诊断水平,避免治疗失误及降低复发率。方法:通过35例长骨纤维性骨病变的复查,并加用特殊染色观察组织病变,发现本病10例,平均年龄6.7岁。全部经手术刮除病灶。结果:6例获1~9年随访,5例术后1~2年内复发,复发率高达83%,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5年和8年自愈。结论:综合临床、X线以及病理资料已足以将本病和单骨性纤维结构不良等病区别开来成为一个新的病种。本病预后良好,因手术年龄愈小,术后复发率愈高,故手术不宜在10岁以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