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研究miRNA-574-5p对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AD)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miRNA-574-5p的表达及正常人VSMCs细胞中miRNA-574-5p及ZDHHC14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检测miRNA-574-5p与靶基因的结合。结果:与正常体检者对比,CAD患者血清中miRNA-574-5p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NA-574-5p类似物显著提高VSMCs的增殖(P<0.01),降低VSMCs的凋亡(P<0.01)。经在线miRNA靶基因预测软件分析,miRNA-574-5p的一个靶基因为ZDHHC14。miRNA-574-5p降低ZDHHC14 3'UTR端的荧光素酶活性(P<0.01),且抑制其表达(P<0.01)。ZDHHC14过表达降低miRNA-574-5p诱导的VSMCs的增殖(P<0.05),提高miRNA-574-5p诱导的VSMCs的凋亡(P<0.05)。结论:miR-574-5p通过抑制ZDHHC14表达促进VSMCs增殖,并抑制其凋亡。miR-574-5p可能为CAD相关因子,并可能成为CAD治疗的潜在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69岁。因发作性胸闷、胸痛3天,持续不缓解3h入院。临床诊断: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CK1472u/l,CK—MB59 u/l。入院后记录到心电图(图1A)示:PⅡ,Ⅲ,aVF直立,PaVR倒置,心率88次/分,P—R间期0.22s;Ⅰ导联呈Rs型,aVL导联呈qR型,Ⅱ、Ⅲ、aVF导联呈rS型(SⅢ〉SⅡ),电轴左偏-58°;V1导联呈R型,时限0.12s,V2-V5导联R波与ST—T融合形成“巨R形”ST段抬高。  相似文献   
4.
张拓伟  李成祥 《海南医学》2016,(17):2811-281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心动图及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在西安市中医医院确诊的60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根据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高低分为轻度(PASP=35~50 mmHg)、中度(PASP=50~70 mmHg)和重度组(PASP≥70 mmHg)组,每组20例。另纳入2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切面的二维及三维图像,连续采集三个心动周期。根据二维图像采用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1)、室间隔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2)、三尖瓣环连线中点收缩期峰值位移(Tm)和右室纵向缩短率(Tm%)。由三维图像分析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右室射血分数(RVEF)等参数。结果肺动脉高压各组RVEDV和RVESV均高于正常组,而RVSV和RVEF均低于正常组,且均随病情严重程度呈逐渐恶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高压各组的T1、T2、Tm和Tm%均低于正常组,且均表现为随病情加重而逐渐下降的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m和Tm%等三尖瓣环位移参数与RVEF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73、0.76和0.88(P<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联合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能有效评价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60岁。因阵发性心前区闷痛1周,加重1天入院。临床诊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期间发现如下心电图表现。图1:为长V1导联连续纪录。图中P3、7、11明显提前,P—R间期0.13s,QRS波群为室上形态;P3、7、11其后的P4、8、12延迟出现,P—R间期0.10—0.11s,QRS波群为室上形态;P3-P5、P7-P9、P11-P13间距2.36s,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豁痰宣痹通脉方对脑梗死恢复期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痰瘀互结型)超声检测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C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给予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豁痰宣痹通脉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超声检测指标[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目、斑块面积]、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凝血功能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IMT、斑块数目、斑块面积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超声检测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比黏度及FIB均显著降低(P均0.05),PT、APTT、TT均显著延长(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豁痰宣痹通脉方能够明显减少痰瘀互结型脑梗死恢复期合并CAS患者斑块数目并缩小面积,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7.
许磊  张拓伟  王新冰  屈文涛 《陕西中医》2021,(9):1226-1228,1301
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在评价益气活血化瘀方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以9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化瘀方。应用超声诊断仪评估患者术后10 d、术后30 d、术后60 d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VD)、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EF)。应用2D-STI检测患者术后10 d、术后30 d、术后60 d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圆周应变(GCS)、径向应变(GRS)。结果:两组PCI术后10 d、术后30 d、术后60 d,其EF值均逐渐增高。两组PCI术后60 d组间比较,治疗组GLS、GCS、GRS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2D-STI技术量化评价,提示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可改善PCI术后患者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53岁。因发憋、气短伴咳嗽2个月,加重5小时入院。临床诊断: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慢性充血性心衰,心房颤动(A);②非Q波心肌梗死,心脏猝死。入院后发现如下心电图改变: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振幅不等的F波,QRS波为室上形态,R-R间期不等,室率约140次/分,ST-T无明显改变(图1A);②在图1心电图改变的基础上,出现广泛的ST—T改变,Ⅱ、Ⅲ、avF、V2-6。ST段斜形下移0.1~0.4mV,Ⅰ、Ⅱ、Ⅲ、aVF、V2~6T波倒置,且深而宽,以V2~6明显,QT间期延长达480-560ms不等,QT间期离散度(QTd)为80ms(图1B);③QRS-T波消失,出现一系列大小不等,波形各异的不规则波(见图1C)。心电图诊断:①Af;②巨大倒置T波,QT间期延长;③心室颤动(Vf)。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