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是隋末唐初著名的医学家,毕生致力于搜集整理先唐的医疗经验,积极从事临床实践活动。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下称《要方》和《翼方》),在针灸学方面,颇多阐发创新,影响深远,对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概言之,孙氏在针灸学方面的成就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孙晏如老师系江苏南通市人(1904~1962年),先生为中医世家,深得灵素要旨,继而钻研针道,早年曾参与承淡安先生的《中国针灸治疗学》编纂。先生悬壶乡里,就诊者接踵而至,但仍致力于传授针灸之道,先后受业其门下者  相似文献   
3.
<正> 笔者用针刺养老、新设配合指压天宗穴治疗落枕42例,效果满意,简介如下:一般资料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17~61岁,其中21~35岁32例。多在1~3天内就诊,1例于第6天始行针治。治疗方法先取患侧新设穴,垂直进针0.7~1寸,再针养老,针尖向内关方向刺入1寸左右,均用捻转泻法,留针10分钟,间歇运针二次,同时令患者作颈部活动,一般皆可立即见效,顿感轻快。出针后,术者立于患者后面,以右手拇指或中指指端压患侧天宗,并间歇揉按5~10分钟。多数患者于治疗后颈部即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癔病性失语,疗效显著,余选用廉泉、天突、合谷、太谿为主穴多能一次取效,现将刺法介绍于后供同道参考。刺廉泉针尖向上方进针7分~1寸,天突针入3分向下沿胸骨后进针1寸,二穴均用泻法,廉泉以提插为主,天突主要用捻转运针,不留针或留针5~15分钟,合谷穴针入1寸并可透劳宫。太谿刺5分~1寸,针尖向外踝前缘,二穴均用平补平泻法。体质差者配足三里,神情呆滞者刺入中、少商、神门。亦可在合谷、太谿二穴加用电针。  相似文献   
5.
药物组成:生栀子20克,明乳香15克,生大黄6克,净桃仁6克,共研细末。用法:新伤用鸡蛋清调敷患处,超过一个月的陈旧性扭伤,则用陈酒调敷,调药厚度约3~4毫米,外覆盖塑料薄膜或不吸水纸,12小时取下。敷后局部皮肤呈青紫色,5~7日可消。一般新伤敷1~2次即愈。陈旧性及伤势较重者,隔3~4天可再敷。上药一料可用2~3次,如伤处面积大,  相似文献   
6.
<正> 历代针灸家在实践中发现的奇穴,在运用中积有丰富的经验,我在临床中常用奇穴,深感前人在这方面的经验是值得重视的,现举数例如下:一、上仙穴又名十七椎,位于第五腰椎棘突之下,载《千金方》。承淡安先生曾推崇此穴之功效,并介绍日人应用治妇科病的经验,且有利腰腿、理下焦的作用,如治腰脊强痛多能应手取效。余治一痛经患者,钱××,女,41岁,教师。1980年3月2日由二人搀扶来诊,经行一日腹痛剧烈,量少色淡  相似文献   
7.
已故徐立孙老中医擅长运用长针,兹将其长针疗法简介如下,供同道参考。一、长针制法用28号不锈钢丝,经温火锻炼(指钢丝在炭火上锻时,烧至钢丝微红,即取出待其自行冷却),然后截成1尺至1尺2寸长的不同规格,针尖磨或松针形,针柄一般可不需铜丝绕缠。经过锻制之钢丝柔韧性好,便于操作而可避免剌伤内部组织,平时可绕成寸许直径的园圈式置于小盒中,携带方便,使用时将针体放开,用手指将针体抹直。一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患者包宝泉,男,31岁,南通市韬奋印刷厂职工,门诊4537,于60年2月29日初诊。患者小便呈乳白色已三年,尤以疲劳后为甚,有时呈红色,每年要发作15—16次。今年2月以来发作三次,面色苍白,腰部酸痛,四肢乏力,曾服中药四十余剂,外科诊断为乳糜尿,验血四次未找到血丝虫,服药不效,而转我科用针灸治疗。当日取肾俞、命门、关元、曲泉、三阴交,有酸胀感应后,留针15分钟。3月2日复诊,小便已无白色,呈深黄色,腰痛大为减轻,续治同上。3月4日三诊,腰酸痛已愈,仅感疲乏,小便呈黄色,取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第一疗程隔日一次共针11次,曾加取气海、曲池。仅觉两下肢乏力,小便偶有沉淀。停针一星期后,情况正常。于3月30日开始第二疗程,每周针1—2次,至6月7日,计针十二次。症状完全消失,体力恢复。停针半月后,因手臂有时发麻,故又来针灸两次。该病  相似文献   
9.
10.
眩晕一证,临床颇为常见。针灸治疗必须辨证审因,立法施治,选穴与手法得当,则可望获得满意疗效。兹录验案三则于下,以供参考。一、平肝清降法患者徐××,男,66岁。1982年5月2日初诊。宿有血压偏高病史,近日工作紧张,昨起自觉头晕眼花,经临床休息及服药治疗,症状未有改善,用车送来就诊。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