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7)、氟伐他汀组(n=7).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氟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减低;PDGF-BB和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5);c-mye和PDGF-BB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模型组相关系数为8.603(P<0.05).氟伐他汀组相关系数为2.467(P<0.05);而IGF-1与c-myc无相关性.结论氟伐他汀通过抑制PDGF和IGF-1的合成和分泌抑制VSMCs增殖,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c-myc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20只新西兰免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7)、氟伐他汀组(n=7)。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氟伐他汀组与模型组相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减低;PDGF—BB和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5);c—myc和PDGF—BB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正相关,模型组相关系数为8.603(P〈0.05),氟伐他汀组相关系数为2.467(P〈0.05);而IGF-1与C—myc无相关性。结论:氟伐他汀通过抑制PDGF和IGF-1的合成和分泌抑制VSMCs增殖,这种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C—myc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王秀云教授治疗PCOS经验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以长期不排卵和高雄激素为最根本特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多毛、肥胖。可归属中医的"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等范畴。目前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上也相当棘手。中医治疗该病存在一定优势,王秀云教授以归肾丸酌加补肾助阳之药为基础方,采用2步疗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国家级名医田维柱教授针刺治疗面瘫以面部六阳经脉为主,辨证分型以及不同时期的取穴原则和针刺手法,同时配合透穴,加之经验穴及眼针穴区的针刺方法,并强调坐位针刺、忌电针等注意事项一些针刺经验。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化痰祛瘀方对免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照组及化痰祛瘀组。正常组6只,其余每组各8只。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免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逆转录取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模型组PDGF、c—myc、IGF-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氟伐他汀对照组、化痰祛瘀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DGF、C—myc、IGF-1显著下降(P〈0.05)。结论动脉损伤后可致PDGF、C—myc、IGF—1表达增加,提示PDGF、c—myc、IGF-1表达增加在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一定作用。化痰祛瘀方能使动脉损伤后PDGF、c—myc、IGF-1表达减少,对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国名医、针灸专家田维柱教授厚德载物,技术精湛,理论深厚,诊治时知常达变,不拘常法,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精深的医学造诣形成了自身的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方治疗痰瘀型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90例痰瘀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给予氟伐他汀口服,化瘀祛痰方高、低剂量组各30例,分别给予高、低剂量的化瘀祛痰方口服。临床观察4周后进行各组临床症状和降脂疗效评价以及安全性评价。结果:临床症状疗效比较:3组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降脂疗效比较:化瘀祛痰方高、低剂量组治疗前、后的TC、LDL-C、TG、HDL-C比较以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TC、LDL-C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治疗后的TG、HDL-C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C、LDL-C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见影响治疗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结论:化瘀祛痰方能治疗痰瘀型原发性高脂血症,且与剂量存在相关关系,尤其在降低TG和提高HDL-C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观察祛痰泻浊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机械损伤血管内皮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化痰祛瘀方对兔动脉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伐他汀对照组及化痰祛瘀组.正常组6只,其余每组各8只.通过高脂饲料配合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建立兔动脉内膜损伤模型.取腹主动脉下段,电镜观察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应用逆转录取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定原癌基因c-myc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水平.结果 模型组PDGF、c-myc、IGF-1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氟伐他汀对照组、化痰祛瘀组与模型组相比较PDGF、c-myc、IGF-1显著下降(P<0.05).结论 动脉损伤后可致PDGF、 c-myc、IGF-1表达增加,提示PDGF、c-myc、IGF-1表达增加在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中起一定作用.化痰祛瘀方能使动脉损伤后PDGF、c-myc、IGF-1表达减少,对动脉损伤后平滑肌细胞增殖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