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两组证候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数据中心(CRDC-TCM)确诊为RA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患者,比较两组证候的人口学特征与病情特点。结果:共纳入659例RA确诊患者,其中湿热痹阻证463例、寒湿痹阻证196例。两组RA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RA患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寒湿痹阻证RA患者(P<0.01),但在RF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RA患者关节肿胀数总体水平较寒湿痹阻证多(P<0.05),但在关节压痛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RA患者在DAS-28(CRP)等级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痹阻证RA患者以高度活动较多、寒湿痹阻证RA患者以中度活动较多。结论: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RA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上差异不明显;病情特点方面,在RF、关节压痛数上差异不明显,在ESR、CRP、关节肿胀数与疾病活动度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清热活血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效果显著,但其成分多样,作用机制不明,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清热活血方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药物成分并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靶点,同时通过药物数据库(Drugbank)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收集疾病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拓展并拓扑获取关键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类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entiscape计算获取hub节点。结果:从清热活血方中筛选出活性成分31个,预测靶点419个,数据库挖掘疾病靶点共430个。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拓扑分析获得清热活血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靶点113个,GO分析共获得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分共479个富集结果。KEGG富集表明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MAPK、Estrogen、PI3K-AKT、Thyroid hormone、Neurotrophin、HIF-1、ErbB、FoxO、B cell receptor等通路干预RA。拓扑得到CULI、EP300、HSP90AA1、TP53、HSPA8、CDC5L、UBC、RPS27A共8个干预RA的Hub节点。结论: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进行调控,达到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四神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encyclopedi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TCM)检索四神煎组方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文献进行筛选、补充;通过Pubchem有机小分子生物活性数据库检索化学成分的SMILES结构式及2D结构,经Swiss ADME数据库筛选后将符合标准的化学成分上传至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活性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OMIM)、治疗靶标数据库(therapeutic target database, TTD)、DrugBank数据库获取RA疾病相...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持续的炎症可导致骨与关节破坏,甚至引发关节畸形,导致功能丧失,其5~10年致残率达43.5%[1]。随着国际上RA治疗策略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型药物的研发,RA患者的预后得到很大改善。然而,目前仍存在两大治疗难题:一是RA的"难治性"问题,其临床缓解率仍然很低;二是对RA的"治疗难点——骨破坏"缺乏有效干预手段。本文针对RA的相关问题,探讨采用"病证结合"论治RA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5.
回顾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历史及演变情况,分析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认为患者报告结局(PRO)与中医"以人为本"理念及诊疗模式不谋而合,将PRO应用于RA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立足于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两大基本特点,有利于全面综合地反映中医药在干预RA各个阶段的动态变化特色和优势。提出RA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应结合中医问诊内容,运用科学严谨的方法制定规范、量化的PRO量表,为RA中医疗效评价提供创新、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伴随消化道症状的现状.方法 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数据中心(CRDC-TCM)调取全国多家三甲中医院中的RA患者1 623例,并从中筛选出合并消化道症状的患者805例,提取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疾病活动度、用药情况、地域及饮食特征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805...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为构建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的核心指标集奠定基础。[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收集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设定为2020年。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结果] 纳入69项研究(随机对照试验56项,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3项,病例对照研究9项,自身前后对照研究1项),共计4 077例患者,37个(类)结局指标。单篇文章使用指标数量差异大,为3~29个,平均为11个。使用频数排前10位的指标依次为:红细胞沉降率(73.91%)、C-反应蛋白(71.01%)、有效率(71.01%)、类风湿因子(66.67%)、不良反应(60.87%)、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46.38%)、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40.58%)、关节压痛数(40.58%)、晨僵持续时间(40.58%)、肿胀关节数(39.13%)。以指标功能属性为依据进行分类,所纳入研究指标域的设置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理化检测(92.75%)、疾病整体评价(91.30%)、症状/体征(73.91%)、安全性事件(60.87%)、中医病证(34.78%)、生活质量(4.35%),未涉及经济学评估及远期预后。[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的结局指标存在差异大、不规范、缺乏中医特色指标、缺乏远期预后与经济学评价等共性问题,亟需建立类风湿关节炎核心指标和中医药特色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并修订"基于中国人报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结局(PRO)量表"。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通过开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横断面调查进行原PRO量表应用评估,运用描述性分析、克朗巴赫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条目优化、权重分配、评分方法、活动分级等优化量表。结果:共纳入来自全国19个省市23家医疗机构的1868例患者进行量表应用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将原条目进行删减、合并,拟合PRO总分与各条目的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修订后PRO总分的计算公式,并进行初步的活动度分为4个等级。优化后的PRO量表总体Cronbachα值为0.756,折半信度为0.733,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53.199%。结论:优化后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量表较原量表更加简洁、实用性及操作性更强,有待于进一临床推广应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阐述“络病-主客交”理论在结缔组织疾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TD-ILD)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肺络痹阻”是CTD-ILD的核心病机,“肺络亏虚”是CTD-ILD的发病基础,“客损肺络”是CTD-ILD的发病始动因素,“痰瘀毒邪”阻滞贯穿始终,并将“逐客”通肺络、“护主”补肺络作为CTD-ILD久病入络的基本治疗原则,多法合用,为中医临床辨治CTD-ILD提供理论依据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气象要素[海拔(气压)、温度、湿度]对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数据中心患者1411例,分别比较地处不同温度带、湿度分区和海拔分区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①居住在暖温带的RA患者最多[606例(42.95%)],暖温带、中温带和亚热带的RA患者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居住在半湿润区的RA患者最多[813例(57.62%)],半湿润区、湿润区和干旱区RA患者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居住在低海拔区的RA患者最多[1272例(90.15%)],低海拔区和中海拔区RA患者证候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温、气压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均能影响RA的证候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