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 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32例成-人病毒性肺部感染,并设对照组。结果表明鱼腥草注射液治疗该病属痰热蕴肺型具有较好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沙门菌感染是由各种沙门菌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由于致病菌及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其临床表现较复杂,可分为胃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及局部化脓感染型,或无症状型.临床上以胃肠炎型、伤寒型多见,均可表现为发热、周身不适及消化道症状等,属中医学"湿温"范畴.《伤寒类证活人书>指出:"其人尝伤于湿,因而中暑,湿热相抟,则为湿温……治在太阴,不可发汗,……白虎加苓术汤主之."近代医家称之为"湿温伤寒".明清诸温病学家则确定了湿温以脾胃病变为中心,涉及上、中、下三焦的病理特点:湿从热化归阳明,邪从湿化归太阴,故辨明阳明,太阴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立芳香开郁、解毒逐秽、淡渗宣窍、通阳利湿诸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Meta分析方法探究对乙肝肝硬化应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文献资料库搜索中西医结合对乙肝肝硬化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文献,以Meta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纳入文献8篇,均采用随机对照实验。由于不同的文献研究中治疗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只对患者治疗期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并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高粘滞血症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86例高粘滞血症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观察患者均经血液流变学检查,证明血液粘度较正常人为高,结合临床表现符合高粘滞血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40~80岁,平均51.0岁;临床合并症有脑梗塞21例,高血脂症20例,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12  相似文献   
5.
中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由于椎-基底动脉受压或部分阻塞所引起的。临床以眩晕为主要表现,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有资料表明,VBI性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眩晕病,约占老年眩晕症的90%,也是诱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且约1/3的病人在5年内发展为脑梗塞。颈椎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两大基础病因。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本病方面已显示出优势,并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薄芝糖肽联合茵陈汤加减治疗老年急性黄疸性甲型肝炎的疗效,探讨治疗机制.方法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0 例,所有老年患者均口服茵陈汤加减,并给予维生素C、葡萄糖静脉滴注.同时B组给予薄芝糖肽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个月,观察2组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2组的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B组的好转率显著高于A组.结论 薄芝糖肽联合茵陈汤加减具有较好的保肝降黄及改善免疫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肝脏象学说源于《内经》、《难经》。肝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肝脏象是“人与自然”整体观与肝的形态、生理、病理相统一的综合概念。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以来,笔者采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发热、咳嗽为主症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9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90例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龄在20~78岁,平均36.3岁;病程24h~2d;病情程度轻者(有轻咳)34例,中度者(肺部有干罗音)40例,重度者(肺部有干罗音)16例;体温37.5~38.4℃35例,38.5~39.4℃47例,39.5℃以上8例。 中医辨证属痰热壅肺证,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咯痰,口干,口渴,胸闷或胸痛,气急或气喘,头痛身痛,咽痛,舌红,苔白或黄,脉数。 西医诊断标准:体温在37.5℃以上,伴有咽痛、咳嗽、头…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的危险信号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是脑卒中的先兆,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已成共识.提高TIA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必将大大降低卒中的发生率及致残率.作者应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TIA,临床收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