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在传统CCL4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启动大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动物模型。方法:小动脉夹夹闭肝总动脉15分钟后松开动脉夹,手术5天后的大鼠,分别在随后的第1天和第5天,予25%CCL4花生油溶液6ml/kg体重腹腔注射,第二次CCL4天后处死所有动物;对照组则单用两次CCL4,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及空白组比较:血清指标ALT、AST、HA显著上升;肝组织HE染色病理观测,肝组织出现明显炎症、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现象;PT—PCR检测Ⅰ、Ⅲ型胶原、TGF—β1、Snmd3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成功启动大鼠肝组织中的TGF-β/smad信号传导路,该模型实用价值高、制作相对简单、耗时少、成模比例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 ,入选年龄 18~ 65岁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试验药 (扶正化瘀胶囊 )和对照药 (和络舒肝胶囊 ) ,均为每次 5粒 ,3次 /d口服 ;疗程 2 4周。疗程结束后进行 12周的随访。观测指标 :(1)于治疗第 0、2 4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学、HBV标志物 ,第 0、12、2 4周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指标 (HA、LN、P Ⅲ P、Ⅳ C)、B超肝脾检查 ,第 0、6、12、18、2 4周观察肝功能 (随访期评价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 (2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 ,肾功能 ,心电图。结果  (1)受试者入组情况及人口学资料 :试验组 110例 ,对照组 10 6例 ,两组病例人口学特征、生命体征、病程、药物过敏史、既往治疗史、肝功能、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组织病理学 (试验组 99例 ,对照组 96例 )、HBV标志物、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比较 ,无显著差异。 (2 )肝组织病理学 :治疗前后作活检肝组织学观察 93例 ,试验组 50例和对照组 43例治疗前纤维化分期 (S)均值分别为 2 .3 3和 2 .11。试验组治疗后S均值为 1.80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对照组治疗后S均值为 2 .14 ,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改善。试验组活检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判断  相似文献   
3.
疏肝理脾片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牛血清白蛋白(BSA)造成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疏肝理脾片对肝纤维组织增生程度、肝羟脯氨酸(Hyp)含量和血清透明质酸(HA)及肝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疏肝理脾片能明显降低肝Hyp含量,减轻肝纤维组织增生程度,并较好地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仍并发原发性肝癌(HCC)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肝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抗病毒治疗情况、相关疾病史等。【结果】35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4例;年龄大于40岁29例,小于40岁6例;7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5例有长期吸烟史;6例合并有糖尿病,4例有 HCC 家族史(均为一级亲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滴度在6000~9000 COI 所占比例最高,为57.13%;乙型肝炎 e 抗原 HBeAg 阳性8例,HBeAg 阴性27例;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23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20 IU/mL,11例20 IU/mL ﹤ HBV-DNA ﹤2.0×103 IU/mL,1例 HBV-DNA 为4.0×107 IU/mL。【结论】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消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 HCC 的风险,年龄大于40岁、男性、有肝癌家族史、长期饮酒、HBsAg 高滴度、HBV-DNA 阳性、糖尿病史等可能与 HCC 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作为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凋亡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机体的免疫状态.凋亡的增多可导致免疫耐受、感染扩散,而凋亡的减少又可导致自身免疫的发生,因此保持细胞数量的稳态平衡对DC的功能发挥有重要意义.现就近年来对DC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情况下的凋亡变化情况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经验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涛  孙克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3):169-171,182
肝衰竭(liver failure)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各国学者对肝衰竭的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多年研究,但仍无一致意见.2006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订的《肝衰竭诊疗指南》根据肝衰竭的病理组织学特征和病情发展的速度,将其分为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亚急性肝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和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1].  相似文献   
7.
介绍孙克伟教授辨治胁痛的临床经验.孙教授认为胁痛的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其根本病机为肝络失和;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本,肝脾同调为纲,运用疏肝理气、调节肝脾之法;临床多辨为气郁化火、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肝郁脾虚四证以论治,同时结合肝脏不同基础疾病予以辨病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的学术著作,总结发现其别具特色地从黄疸的分布、深浅来辨其病位。将黄疸病因归于五脏六腑,但认为病变关键在“湿”。治疗上遵五脏生克之理:润肝泄心,辨治心疸,补土利金,辨治肺疸;补命门之火,解脾土之寒而治脾肾二疸;循通补旺胆,通利消疸之治则治疗胆疸、肝疸。处方用药上利湿青睐茯苓、茵陈,健脾独钟白术,消酒疸专用柞木。陈士铎辨治黄疸受仲景、“温补学派”诸家影响颇深,但其特色地从五行理论、脏腑功能的角度治疗黄疸的思路别有新意,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Crigler-Najjar综合征(CNS)是由Crigler和Najjar于1952年首次报道而得名,是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ridine 5'-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1A1基因突变使其酶活性完全或部分丧失而导致的遗传性胆红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分为Ⅰ型和Ⅱ型,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1-3]。为常染色体  相似文献   
10.
鳖龙软肝片抗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鳖龙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鳖龙软肝片组)23例,对照组(扶正化瘀胶囊组)23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加服鳖龙软肝片和扶正化瘀胶囊.疗程24周.对患者治疗前后Fibrondex积分和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Fibrolbdex积分值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F=0.00,P>0.05;治疗前后时间效应F=29.59,P<0.01.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鳖龙软肝片有抗肝纤维化的功效.在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程及动态监测过程中,结合Fibrolndex指数模型能更好地评估鳖龙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