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3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确诊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达格列净(10 mg/d)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丹蛭降糖胶囊(5.25g/d)和达格列净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检测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相关指标: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肾功能的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2组治疗FPG、餐后2h血糖、HbA1c、BUN、Scr、UAER、mALB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指标,并且降低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青  李和生  陈斌  周鑫鑫 《安徽医药》2008,12(2):182-183
目的分类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Excel和手工筛选,对189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189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涉及药品123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其次为化学药品,中成药;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占56.8%,主要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和胃肠系统反应。结论静脉给药途径的ADR发生率较高,临床需要给予足够重视;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通过论证优化课堂教学对提高《妇产科诊疗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任务导向式教学观点;进一步描述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对教师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措施;并总结了已取得的阶段性效果。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对高职临床医学教育的意义。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小儿腹泻凝胶膏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以初黏力和综合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优选出小儿腹泻凝胶膏剂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处方为聚丙烯酸钠3 g、明胶4 g、羧甲基纤维素钠1 g、聚乙烯吡咯烷酮8 g、Al Cl3 0.5 g、柠檬酸0.8 g、微粉硅胶2 g、甘油12.6 g、挥发油1 ml、稠膏36 g。结论最佳工艺制备的小儿腹泻凝胶膏综合感官评分良好,黏贴性能较高,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
“圣贤所以教人之法,俱存于经”,中医经典是承载中医文化和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载体,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源泉。为适应医疗需求的改变与人类疾病谱的扩增,中医经典也亟需传承发展,其核心原则在于指导临床,解决实际问题。从“脾瘅”理论发展成熟,到糖尿病前期现代防治体系的构建,中医经典理论得到了生动的传承,实现了中西医诊疗体系的优势对接。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我院")2014~2017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以期为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提供实际参考。方法通过His检索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病区药房、急诊药房和静脉配置中心所有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记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比逐年下降,参麦注射液用药频度值在2014年、2015年及2017年均居首位,排序比值在四年内均≥1.0,2014~2017年共呈报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21例。结论 2014~2017年我院抗肿瘤注射剂用量保持平稳,无过度应用趋势,参麦注射液品种用药频度高,选择倾向大且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芪归糖痛宁颗粒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DPN气虚血瘀证疗效。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1年5月-2022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80例DPN气虚血瘀证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口服依帕司他片,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芪归糖痛宁颗粒。2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TNF-α、IL-6水平,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2 hPG、HbA1c;记录不良反应, 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7.5%(31/40),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7, P=0.023)。治疗后, 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9、-7.63, P<0.01);正中神经SNCV[(47.90±4.51)m/s比(44.76±3...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发病机制涉及神经递质紊乱、内分泌、炎症、氧化应 激等多方面。近几年来,有关抑郁症在炎症免疫系统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NLRP3 炎症小体在免疫系 统功能中起重要的作用。现针对NLRP3 炎症小体在抑郁症发病中的机制作简要综述,为抑郁症的诊断 和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替尼类药物的关键中间体N-芳基喹唑啉-4-胺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优化反应条件,确定反应底物适用性,推测反应可能机理。方法 以取代邻氨基苯甲腈(1a~1e)和芳胺(2a~2e)为原料,甲酸为反应底物和溶剂,Cu(OTf)2为催化剂,发生多组分串联反应一锅合成N-芳基喹唑啉-4-胺化合物(3a~3g),考察催化剂及用量、溶剂、反应物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结果 在Cu(OTf)2的催化下,取代邻氨基苯甲腈、芳胺和甲酸能顺利发生串联的加成/缩合/环化反应,在取代邻氨基苯甲腈5 mmol,芳胺6 mmol,Cu(OTf)2 0.5 mmol,甲酸20 mL,110 ℃反应12 h的条件下,以80%~95%的收率得到7个N-芳基喹唑啉-4-胺化合物,目标产物结构经1H-NMR和13C-NMR确证。结论 该方法为合成替尼类药物关键中间体N-芳基喹唑啉-4-胺化合物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的绿色工艺,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高,操作安全简便,对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狭窄偏移、管腔离心率、狭窄弯曲度对跨狭窄压力损失的影响,筛选其中关键几何特征参数。方法 本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不同几何特征参数下冠状动脉狭窄段内的血液流动开展数值模拟。基于模拟所得跨狭窄压力损失开展统计学分析,考察了各几何特征参数对跨狭窄压力损失的主效应及彼此间的交互效应。结果 狭窄偏移及狭窄弯曲度对跨狭窄压力损失影响显著;狭窄偏移与狭窄率、狭窄弯曲度与狭窄长度、狭窄弯曲度与狭窄率交互效应显著;管腔离心率对跨狭窄压力损失的影响一定范围内可忽略。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现有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经验公式引入新的几何特征参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