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行为学评分、脊髓组织病理分析以及血-脊髓屏障(BSCB)功能的评测,观察活血通督汤对大鼠SCI后BSCB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活血通督汤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仅咬除椎板不损伤脊髓,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SCI模型。分别于第1、3、5、7天行BBB评分,7 d后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受损程度,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形态,透射电镜观察BSCB紧密连接超微结构,EB染色检测BSCB通透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相同时点BBB评分显著降低(P<0.01),在干预第7天时,活血通督汤组大鼠BBB评分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督汤组炎症细胞浸润有所减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较完整且数量增多,但仍存在脊髓空洞样病变;尼氏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督汤组神经细胞形态较好且数量增多,尼氏体数量较多,空泡样改变减少,瘀血面积较小或消失;透射电镜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活血通督汤组大鼠脊髓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较完整,血...  相似文献   
2.
正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紊乱、超负荷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并沉积于皮下、关节、骨骼等而引发局部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病变,其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1])。中医认为该病是因为湿热蕴结于关节处导致其无法排出而发病~([2])。饮食过度、肥甘厚腻的生活方式,导致痛风发病率逐渐递增,痛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将痛风分为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痰浊阻滞型、瘀热阻滞型4型~([4]),其中以湿热蕴结  相似文献   
3.
正颈椎是人体脊柱活动量最大的关节,纤维环的松弛与颈椎间盘的退变失稳造成颈椎在特定空间及时间范围内发生异常。颈部的肌肉拉伸或收缩持续时间过久容易导致损伤,损伤的软组织使椎体的整体生理曲度改变或小错位而导致颈椎病。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改变后,椎骨内外平衡失稳并压迫、刺激椎动脉而引起椎-基底动脉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强骨宝对去卵巢大鼠疲劳性损伤诱发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以探讨该方对关节软骨的保护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及强骨宝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不进行手术干预,模型组及强骨宝组均采用去卵巢联合跑台运动构建KOA模型。术后连续灌胃30d,于第30天灌胃后行大鼠膝关节MRI影像学检测并取材。采用HE染色及Mankin评分观察、评价膝关节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及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7(ADAMTs-7)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强骨宝组MRI关节液信号减弱,且无关节囊局部信号增强情况;强骨宝组软骨表面更加平滑,潮线层次清晰,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关节软骨Mankin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中IL-1β、TNF-α、COM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关节软骨中MMP-3、ADAMTs-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  相似文献   
5.
<正>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紊乱、超负荷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形成并沉积于皮下、关节、骨骼等而引发局部急、慢性炎症和组织损伤的一种常见病变,其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1]。中医认为该病是因为湿热蕴结于关节处导致其无法排出而发病[2]。饮食过度、肥甘厚腻的生活方式,导致痛风发病率逐渐递增,痛风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将痛风分为湿热蕴结型、肝肾阴虚型、痰浊阻滞型、瘀热阻滞型4型[4],其中以湿热蕴结  相似文献   
6.
<正>脊髓损伤(SCI)是一种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全身性疾病,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25万~50万的患者出现[1],我国发病例数从2 370万至每百万人中60例不等[2]。中医理论将其归类为“体堕”,最早记载于《灵枢经·寒热病》。代谢组包括生物样本中的全部小分子化学物质及各种化合物[3],而代谢组学是对代谢组的系统研究,为发现生物标志物、病因病机,改善疾病监测、诊治、预后的判断等提供了新的工具[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