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全科医学起步较晚,目前全科医学人才数量不足,其中医全科人才更是严重缺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服务的需求。文章根据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开展情况,浅谈中医全科医师培养发展现状及对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笔者期望在实践中为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作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衡阳市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再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衡阳市3所企业部分员工进行了职业倦怠的问卷调查,运用秩和检验方法分析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衡阳市国有企业员工从三个维度的重度职业倦怠发生率分别为EE(32.4%)、DP(70.0%)、PA(92.8%);不同用工性质、工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的国有企业员工的职业倦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衡阳市国有企业职业倦怠发生率高,用工性质、工种、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年限、职称、年龄等是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变量。  相似文献   
3.
一、病例摘要 患者45岁,因经量增多7个月于2013年7月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月经周期及经期尚正常,偶有轻度痛经,无进行性加重,未诉其他特殊不适。妇科检查:子宫前位,不规则增大如孕3个月余大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 663例液基薄层细胞学的检查结果按年龄分组进行分析,对细胞学结果阳性且自愿接受阴道镜和病理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的组织学结果与细胞学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细胞学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共有509例细胞学阳性,占8.99%,其中40~49岁组阳性率最高,达14.12%;有405例细胞学阳性病例接受组织活检,占79.57%,总的结果符合率为64.44%,其中鳞状细胞癌、非典型腺细胞、子宫颈管原位腺癌的符合率为100.00%。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早期宫颈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筛查出早期病变并发现早期癌变,适合大范围普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核酸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2例经TCT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HR-HPV核酸检测结果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将ASC-US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为青年组及中老年组,比较2组HR-HPV结果及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TCT(ASC-US)且HR-HPV(+)组的宫颈组织病理学符合率高于TCT(ASC-US)且HR-HPV(-)组、TCT(阴性)且HR-HP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青年组的HR-HPV核酸阳性率、组织病理学阳性率与中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ASC-US患者HR-HPV核酸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HR-HPV核酸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组、青年组、中老年组患者中,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HR-HPV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CT诊断为ASC-US的患者联合采用HR-HPV检测可以提高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检出率,尤其适用于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旨在探讨影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阴道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 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后先兆流产患者272例,依据妊娠最终结局将上述患者分为活产组和流产组。使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评价患者特征。使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系数创建了预测接受IVF/ICSI后先兆流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列线图。结果 活产组和流产组在基础资料、冷冻胚胎占比、治疗方案、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和胚胎种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质指数、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第14天血清hCG水平、第14天血清孕酮水平和孕囊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胚胎移植后开始出现阴道出血时间、移植后第14天血清hCG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上述指标建立列线图,列线图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列线图的ROC曲线下面积优于单一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胚胎移植后阴道开始出血时间的AUC为0.644,血清hCG14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环状RNA-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生长与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技术检测子宫颈癌细胞系及组织、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及正常子宫颈组织中circEPSTI1的表达,分析circEPSTI1的表达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转染si-circEPSTI1干扰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的表达,采用qRT-PCR技术验证转染效率。采用CCK-8、Transwell侵袭和裸鼠成瘤实验检测circEPSTI1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与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ircEPSTI1对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上皮细胞(P0.01);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P0.01);circEPSTI1表达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qRT-PCR结果显示,SiHa与HeLa细胞中circEPSTI1被成功干扰。CCK-8实验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的OD值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在裸鼠成瘤实验中,si-circEPSTI1组的肿瘤质量明显低于si-NC组(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SiHa与HeLa细胞穿过基质胶的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si-NC组(P0.01)。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si-circEPSTI1组的EPSTI1、Twist、Slu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P0.05)。结论 circEPSTI1在子宫颈癌中表达增高并与子宫颈癌的高级别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抑制circEPSTI1能够抑制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PSTI1、Twist、Slug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 (TRAFs)各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及各成员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TRAFs;构建到pDBLeu、pPC86载体上,分别形成诱饵、猎物质粒;转化,扩增酵母菌;将诱饵、猎物菌液结合酵母双杂交阵列组合(Mating)技术筛选相互作用.最后用免疫共沉淀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截短体,鉴定TRAF6截短体及对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区域.方法 采用PCR技术扩增TRAF6 4个截短体(N1、N2、N3、C1)编码基因,分别将其构建在pFlag-CMV2重组载体,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方法对TRAF6 4个截短体功能活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