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原因未明、常见的高发病及高致残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正气虚弱,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正气为邪所阻,气血运行不畅,痹阻不通而成痹。为了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痹病的作用机理,我们用三七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关节炎是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自2005年8月~2006年2月运用天麻祛风补片治疗骨关节炎75例,并与天麻片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在门诊和住院病人中选择18岁以上65岁以下患者10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7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中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5·41±8·92)岁;病程最短0·5月,最长120月,平均病程(24·83±24·53)月。对照组中年龄最小41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8·40±6·38)岁;病程最短0·5月,最长120月,平均病程(26·2±32·32)月。2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经…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主要证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1例RA患者进行调查,并研究中医证候与主要症状以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不同证型间病程与关节肿痛数、畸形数等基本无关联,P〉0.05或呈散点状分布;5个证型与关节肿痛数、畸形数、RF、CRP、ESR间具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主要证候分布及病情反复发作与其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病理特征关系密切,早期以邪气痹阻之肿胀疼痛为虐,中后期则以瘀滞不通之功能障碍为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舌脉与类风湿因子、关节肿痛、关节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寒湿痹阻以舌淡或淡红多见,分别为60.0%与33.0%;湿热痹阻以舌红多见(71.9%);肾气虚寒以舌淡多见(69.0%);肝肾阴虚以舌淡红或红多见,分别为52.6%与36.8%;痰瘀痹阻以淡瘀舌或青舌多见,分别为38.1%与23.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舌象多表现为所感邪气的性质及体质差异的征象。寒湿痹阻以苔白、白腻或薄白多见,分别为36.0%、19.0%与19.0%;湿热痹阻以苔黄腻多见(25.0%),肾气虚寒以苔白多见(48.3%),肝肾阴虚以苔白多见(31.6%),痰瘀痹阻以苔白多见(47.6%)。提示本病患者的舌苔与其所感邪气性质有关。寒湿痹阻以脉细弦、细滑及沉细多见,分别为29.0%、13.0%与13.0%;湿热痹阻以脉细弦、脉细多见,分别为21.9%与18.8%;肾气虚寒以脉细弦及脉细多见,均为24.1%;肝肾阴虚以脉细弦多见(31.6%);痰瘀痹阻以脉沉细多见(47.6%)。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舌脉象主症与中医痹证虚实夹杂的证候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5.
病历摘要 患者女,29岁.因口眼干7年,四肢无力1年余,浮肿1个月于2007年9月19日人院.患者于2000年夏季开始出现口干、牙齿片状脱落,双眼干涩、磨砂感,伴双侧腮腺反复肿大,双下肢紫癜样皮疹,未系统诊治.  相似文献   
6.
干燥综合征(SS)是主要累及外分泌腺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眼干、口干等外分泌腺表现外,临床常见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少见合并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PVNS是临床中的少见疾病,具有炎症与肿瘤的双重特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时常有关节肿胀、疼痛与活动受限,PVNS临床容易误诊,病理检查是诊断PVNS的金标准,手术切除受累的关节滑膜是治疗PVNS的主要方式,放射治疗可作为本病的术后辅助治疗。本文报道1例以左下肢酸胀疼痛为首要临床表现伴眼干、口干,同时反复出现左膝血性关节积液的患者,经组织病理检查,最终确诊同时存在SS与PVNS两种疾病,并回顾以往文献,以期为临床诊断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外合治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证10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笔者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用自制的寒立消贴敷剂外用与防己黄芪汤内服,内外合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证10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在102例中,男32例,女70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已12年,平均4.8年。实验室检查:102例中红细胞沉降率(ESR)>28m m/h(魏氏法)者78例,C反应蛋白(CR P)阳性者42例,类风湿因子(R F)阳性(滴定度>1:32)70例,X线片有类风湿关…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究黄芪多糖(alp)抑制氧化应激致大鼠软骨细胞损伤及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SPF级雌性3周龄大鼠,分为活性氧自由基培养组(ROS组)、黄芪多糖组(ROS+alp组),另设空白对照组。ROS组取其软骨细胞,加入活性氧自由基培养; ROS+alp组在ROS组的基础上加入浓度为30 mg/L的黄芪多糖处理;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使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0 mg/L、20 mg/L、50 mg/L、100 mg/L、200 mg/L)黄芪多糖对大鼠细胞生存率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软骨细胞中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基质金属酶蛋白3(MMP3)、MMP13、CLO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Hoechst 33342染色法测定软骨细胞凋亡率。结果 alp 0mg/L时,细胞大量凋亡,生存率不到40%,随着alp的浓度的增加,大鼠软骨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OS组大鼠细胞Bcl-2、CLO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 01),MMP3、MMP13、Bax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 0. 01);与ROS组大鼠细胞相比,ROS+alp组大鼠细胞CLO2、Bcl-2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 0. 01),MMP3、MMP13、Bax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 01)。Hoechst 33342染色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软骨细胞核染色分布均匀,呈弥散均匀的低密度荧光,ROS组大鼠细胞荧光分布较为杂乱且荧光密度较高,ROS+alp组大鼠细胞分布也较为均匀,荧光密度也较低。结论在一定范围内黄芪多糖呈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大鼠软骨细胞内ROS水平,上调抑制凋亡因子,下调凋亡因子,减少大鼠软骨细胞的凋亡,达到缓解软骨细胞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温阳通络法在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广泛的推广,并进一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纳入推广的412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予蠲痹颗粒(15g/次,每日3次)治疗,治疗4周.结果 疾病总有效率为90.04%,证候总有效率为93.20%,治疗后中医证候、关节疼痛(VAS)、关节肿胀、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功能、患者全身总体情况以及ESR、CRP实验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出现.结论 温阳通络法为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深入研发,加大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