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师刘维教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风湿免疫疾病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多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尤对结节性红斑的辨治效果甚佳,兹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总结吴生元教授辨治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分析挖掘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及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就诊于吴生元教授门诊骨关节炎患者处方,双人校对审核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频次统计组方规律,使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无监督熵聚类、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分析挖掘方法等进行药物组合分析。结果 筛选处方395张,出现频次大于10的高频药物46味,温、甘性味药物最为常用,归脾、肺、肝、肾四经的药物最多。结论 吴生元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用药强调“调补中焦”和“甘温补虚”;在此基础上辨证选用,以病为核心、以症为辅助治疗骨关节炎,形成独特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标志物。目前的治疗方法只能减缓疾病的进展,不能停止或逆转它所造成的损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微小RNA(miRNA)和信使RNA(mRNA)在内的调控网络在RA病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lncRNA/circRNA作为miRNA的“吸附海绵”,竞争性结合miRNA,阻碍miRNA对靶mRNA的调控,参与滑膜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炎症反应的调控。基于竞争性内源RNA角度研究RA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潜在的分子标志物、靶向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痛风气雾剂的皮肤用药毒性实验,探讨该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皮肤用药安全性,为下一步开展临床前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痛风外用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痛风气雾剂皮肤用药毒性试验,实验采用健康日本大耳白家兔各24只进行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及皮肤刺激性试验,用30只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过敏试验(致敏接触、激发接触)。结果:痛风气雾剂高低两个剂量组用于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家兔观察7天,全部动物均健康存活,未见毒性反应;痛风气雾剂连续7天给予家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区,皮肤刺激反应平均分为0,无刺激性;用于豚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致敏发生率为0,全部动物健康存活。结论:痛风气雾剂无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易行的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外用药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益肾养阴合剂对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0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用药4周后,心脏穿刺取血,4℃静置2h后2500rpm离心20min分离血清,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血清中SOD、CAT、MDA活性;脱颈处死小鼠,取新鲜肾脏组织检测dsDNA浓度。结果 (1)治疗4周后,益肾养阴合剂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SOD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益肾养阴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SOD数值有统计学意义;(2)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养阴合剂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CAT活性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益肾养阴合剂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CAT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养阴合剂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MDA含量明显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1),益肾养阴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MDA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养阴合剂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dsDNA水平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1),益肾养阴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dsDNA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养阴合剂可有效降低血清MDA、dsDNA水平,提高血清SOD、CAT活性。  相似文献   
6.
蠲痹颗粒抗炎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蠲痹颗粒抗炎作用的药效学,揭示其抗炎作用的机制,阐明吴氏学派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痹证(风寒湿痹)临床中药优效的科学基础。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足跖肿胀炎症模型和棉球异物植入诱导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慢性炎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2.5 mg·kg-1)、蠲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5.85,11.70,23.40 g·kg-1)。药物干预后,检测蠲痹颗粒灌胃给药对急、慢性炎症反应的影响;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胶原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石蜡切片HE染色分析CIA小鼠关节炎病理损伤程度,采用流式微珠阵列法(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胶原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A(IL-17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蠲痹颗粒高剂量组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和棉球异物植入引起的大鼠慢性炎症性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明显改善CIA小鼠局部关节炎的症状,减轻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A模型脾淋巴细胞IL-6,TNF-α,IL-17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蠲痹颗粒药物干预后,IL-17A的产生水平显著下调(P<0.05),对炎症因子IL-6,TNF-α无明显影响。结论:蠲痹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促炎因子IL-17A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天然产物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查阅近几年有关天然产物及其有效成分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围绕尿酸盐结晶所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发病机制,对天然产物及其有效成分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作用靶点和药理作用机制进行文献整理、分析和归纳。研究表明,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天然产物有效成分主要有黄酮类、生物碱类、多酚类、皂苷类、香豆素类等,通过抗炎、镇痛、抑制相关炎症介质的释放及其信号通路、抗氧化等作用机制及多个药物作用靶点发挥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西药作用靶点较单一,存在较严重副作用,不利于控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复发作。中医运用天然药物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拥有上千年历史和经验,与西药相比,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天然药物具有多靶点,低毒副作用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运用实验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来研究天然产物及其有效成分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并取得喜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系统总结从1985至2020年彭江云教授团队围绕痛风"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分期治疗方案的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制剂研究成果,为痛风"清热通络、健脾渗湿"分期治疗方案整体性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为中医药防治痛风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回顾《金匮要略》虫类药运用概况,探讨虫类药的功效、种类及在痹证治疗中的特殊优势,附验案两则说明虫类药治疗痹证临床效果,并结合临床实践谈虫类药运用注意事项,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加味竹叶石膏汤抗炎作用,揭示其作用的机制,阐明吴氏学派治疗痛风(湿热蕴结)临床中药优效的科学基础。方法:C57BL/6小鼠120只,每50只分别采用尿酸钠结晶复制C57BL/6小鼠腹膜炎模型和痛风性关节炎模型;2组模型均随机分组为加味竹叶石膏汤高、中、低剂量组(11.48,5.74,2.87 g·kg-1),阳性药秋水仙碱组(0.65 mg·kg-1),模型组,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经药物干预后,采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模型组内不同组别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Caspase-1)水平,观察对小鼠急性炎症反应的影响。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6 h,进行关节炎症评分;48 h后取关节组织(滑膜、软骨与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小鼠关节炎病理损伤程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IL-1β,Caspase-1水平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炎症浸润较明显,关节炎症状较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加味竹叶石膏汤高、中、低剂量组均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IL-1β,Caspase-1水平(P0.05,P0.01);同时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改善小鼠关节炎症状。结论:加味竹叶石膏汤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1β,Caspase-1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