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2.
脑胶质增生的CT和MRI诊断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胶质增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而有关脑内胶质增生的影像学表现国内鲜有报道,在临床上表现酷似颅内肿瘤,很容易引起误诊。现将我院收集的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增生的CT和MRI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单发脊柱转移瘤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3例单发脊柱转移瘤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MRI的表现特点。结果13例脊椎病变中,6例椎体病灶呈类圆形,5节位于椎体中后部,1节累及椎体前中部;2节脊椎附件破坏,6例椎旁见软组织占位影。结论脊柱单发转移瘤好发于椎体的中后部,MRI示脊椎附件破坏少见,椎体骨质破坏和软组织形成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新技术对骨骼系统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45例骨骼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42例骨骼系统良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均予以MRI动态增强新技术检查,比较两组在影像学上的差异性。结果良性骨骼系统肿瘤不强化比率、强化不均匀率、均匀强化率、骨骼系统肿瘤动态增强强化SI-Time曲线上升率、缓慢上升型率及平坦型率和恶性骨骼系统肿瘤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能反映出骨骼系统肿瘤组织的血管化程度和血流灌注情况,可鉴别良恶性骨骼系统肿瘤。  相似文献   
5.
腰骶部移行椎是脊椎较常见的先天发育异常,其诊断主要依靠全脊椎x线片。近年来随着MRI检查的普及,使脊柱病变,尤其是下部腰椎间盘病变的诊断更加方便,但由于MRI扫描观察的局限性,对腰骶部有移行椎的患者容易误诊,造成定位错误。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1],以中青年为多,常因直接暴力、从高处跌落所致.常规检查以X线为主,通常拍摄侧位、轴位片.但轴位位置特殊,患者因疼痛难以合作,拍摄时易加重病情;另外传统X线检查难以准确显示骨折类型、关节面损坏程度以及骨折线走行方向,有无分离、关节腔内有无骨折片等情况.CT能提供这方面的信息,现将6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CT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MRI表现及临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46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对其进行MRI检查,日龄为1-24天,平均为8.34。另外选取18例无窒息史的正常新生儿做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组有3例患儿在放弃治疗后死亡,28例患儿在MRI首次检查后的14天到1年的时间内进行复查。发现MRI可以显示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十二种早期异常征象,根据MRI检测结果将对象分为四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RI可客观的反应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同时也可进行早期的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制乳腺托架联合磁共振体线圈对乳腺疾病的检查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乳腺托架在1.5T超导型磁共振机上联合相控阵体线圈对34例乳腺病变患者进行俯卧位全乳腺扫描,完成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抑脂T2WI和三维快速梯度回波(3D THRIVE)动态增强扫描,并与钼靶X线进行对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所有乳腺MRI图像都具有良好的诊断质量,在此基础上的MRI诊断敏感性100%,准确率为76.5%,优于钼靶(敏感性82.3%,准确率58.8%).结论 自制乳腺托架联合磁共振体线圈检查乳腺是可行的,是乳腺专用线圈的一种简易而有效的替代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棕色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集的16例骨棕色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7例,女9例。年龄19~72岁,中位数48岁。病程4个月至13年,中位数30个月。均行X线、CT、MRI检查者4例,均行CT、MRI检查者5例,均行X线、CT检查者3例,仅行CT检查者4例。观察骨棕色瘤的部位、大小和X线、CT、MRI表现。结果:(1)骨棕色瘤部位及大小。肿瘤累及34块骨,其中颅骨2块、锁骨3块、肩胛骨2块、肋骨5块、胸椎2块、肱骨2块、掌骨4块、指骨5块、股骨4块、胫骨3块、腓骨2块。肿瘤直径≤3.0 cm者16块骨、3.1~5.0 cm者6块骨、5.1~7.0 cm者3块骨、≥7.1 cm者9块骨。(2)骨棕色瘤X线表现。7例行X线检查,共累及17块骨。17块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骨质呈囊状破坏10块、膨胀性破坏3块、溶骨性破坏2块、混合性破坏2块。发生病理性骨折1块。骨皮质完整12块,骨皮质缺失或不完整5块。骨质破坏区内见骨嵴3块、见斑点状钙化5块,骨质破坏区边缘硬化2块。有骨膜反应4块。肿瘤周围软组织肿胀3块、软组织肿块2块。(3)骨棕色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和PET-CT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本院于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5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肿瘤复发或转移,对比MRI(对照组)和PET-CT(实验组)检查患者和病灶的诊断结果。结果两组间相比,实验组患者和病灶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ET-CT对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进行诊断,能有效改善灵敏度,增强特异性,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