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类风湿关节炎(RA)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以持续性滑膜炎症为其主要特征,常对称性的累及多个关节,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关节功能丧失甚至残疾。RA发病机制复杂,防治复杂,彻底治愈困难。既往研究证实,控制炎症过程的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调节氧化应激、抑制炎症、维护细胞稳态的核因子E2相关因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分化、凋亡及炎症反应中发挥关键作用的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抗炎、抗氧化、调控滑膜细胞的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抗炎、调控能量代谢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与RA中的血管生成相关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均是防治RA的重要靶点与机制。同时,众多研究证实,中医药通过调控上述信号通路,发挥上述信号通路的相关作用来防治RA,并展现了中医药调控途径多、长效、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兹该文通过查阅众多研究报道,阐述了上述信号通路在RA中的作用,并详细总结了以近年来中药干预上述信号通路防治RA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推动对RA发病机制和中药治疗的深入研究,为中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更是为未来治疗RA的新药物研发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左归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左归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10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合并研究数据。结果:共纳入15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2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有效率、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雌二醇、碱性磷酸酶、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左归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但受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生骨再造丸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大鼠H型血管生成及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骨修复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脂多糖注射法进行SONFH造模,将5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生骨再造丸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生骨再造丸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0.5、1.0、2.0 g/kg生骨再造丸药液灌胃4周,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Micro-CT观察股骨头骨小梁结构及囊性变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股骨头内皮黏蛋白(Emcn)、CD31、Osterix表达,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股骨头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Osterix、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股骨头骨小梁稀疏、断裂,软骨下囊性变形成,股骨头塌陷,股骨头H型血管标记物Emcn、CD31共染色面积和Osterix染色面积明显减少(P<0.01),HIF-1α、VEGF、Osterix、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生骨再造...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现代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骨科疾病。中医学早在先秦时代就提出五脏相通的“五脏一体观”理念。笔者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肠道微生态”,从现代医学理念去阐释中医学五脏经肠道微生态对骨质疏松症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中医学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由骨代谢障碍所致慢性全身性骨病。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内最为复杂且非常重要的微生态系统。现代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系统可有效地调控骨代谢。中医学认为,肾主骨生髓,故而人体骨的疾病发生与中医“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在本文中,结合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成果“肠道微生态”,论述中医肾经肠道微生态系统调节骨代谢,防治骨质疏松症,最终论述中医学从“肾”论治骨质疏松症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