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五味消渴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嘉兴市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二甲双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五味消渴方,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分配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78.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拟杆菌、乳杆菌以及双岐杆菌群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肠球菌、肠杆菌以及酵母菌群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五味消渴方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壮药香茅退热外洗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腋温小于38.5℃时,对照组采用温水洗浴,对照组采用壮药香茅退热外洗方洗浴;腋温大于等于38.5℃时,两组均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腋温变化,记录起效时间、退热时间、退热药使用情况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分配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4%、69.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可明显改善发热、恶寒、流涕、咳痰、鼻塞、咽红、纳呆症状;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使用退热药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药香茅退热外洗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主要是由于长期糖代谢异常引起肾微血管病变及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其中医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但多认为血瘀内阻为其病机关键,肾脏阴精阳气虚损为其发病之基础,因此该文就肾虚血瘀为糖尿病肾病发病的重要病机进行探讨,并对近年来从补肾活血法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作出归纳和分析,以阐述补肾活血法在防治糖尿病肾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病,《内经》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指出糖尿病基本病机为"五脏柔弱",据此以脏腑辨证理论为指导,在与五味、五脏相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对其药物组成、配伍意义、药性特点及前景展望等进行了阐述,为中医药个体化防治糖尿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逐步累及肾功能及其组织结构的病变过程。治疗上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调节血压及减少尿蛋白等采取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其中药物选择方面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西药选择范围相对较少,药物的靶点作用机制单一,且有较多的不良反应。中医通过辨证论治能很好地把握疾病的病机及其发展趋势,以辨证为基础进行用药组方,可充分发挥药物的多靶点调节作用,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随着现代研究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将中药药物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成分逐步进行解析并提取,进一步研究揭示了中药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是如何通过刺激相关信号通路,以及作用于何种相应蛋白质、分子靶点,而发挥重要的"抗微血管病变"及"肾保护"作用。因此,文章就近年来关于中药有效成分及提取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靶点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传统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作为其基本病机。邓小敏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教学20余载,博采众长,学验俱丰。邓师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五脏柔弱为糖尿病的重要病机,基于脏腑辨证理论,总结前人经验,结合现代药理成果,自拟五味消渴方加减治疗糖尿病,取得满意疗效。余跟师二载,收益良多,现将邓师治疗糖尿病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从《内经》中"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理论认识出发,探讨防治2型糖尿病的策略。"五脏皆柔弱"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根本病因病机,由于五脏柔弱,内在之脏先天真阴真阳不足,而使脏腑之阴津阳气输布运行失常,津伤则化燥,气运失司则气机失衡,则代谢失司而发为消渴。久则瘀血、痰饮等诸多病理产物互相为患,形成恶性病理循环,从而导致糖尿病诸多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血管病变等发生和进一步恶化。因此,该文从《内经》"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的思想认识进行发挥,围绕这一理论探究防治2型糖尿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五味消渴方治疗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8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采用五味消渴方+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基础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 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安全性指标(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分配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中医证候方面,两组患者口渴喜饮、多食易饥、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76.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P2 hBG,HbA1c,FINS,HOMA-IR均较治疗前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五味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论》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由柴胡、桂枝、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白芍、大枣、生姜组成,为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取半量而成,有疏风解表、散结和胃、表里双解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太阳与少阳同病。农志飞教授从事于儿科临床、教学工作近30年,潜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