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藏经》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医学典籍,脏腑辨证理论是其学术内容之一。此文以《中藏经》中肝脏辨证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比较法和文献分析法研究其主要内容、历史源流、学术特点以及临床应用。该理论已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脉诊为核心、重视五行学说的肝脏辨证理论。厘清这一点,能为中医工作者精细化诊疗的辨证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盐酸乌拉地尔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出血性脑卒中(HICH)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硝普钠组和乌拉地尔组,每组48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的血压变化、血肿体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呈下降趋势,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乌拉地尔组的血肿体积明显小于硝普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拉地尔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硝普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乌拉地尔可维持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手术期内血压平稳,降低术后再出血的可能性,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易水学派医家对于升麻的功效与应用具有独到的见解,拓宽了升麻的应用范围,为后世的遣方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应用范围。张元素认为升麻归手足阳明和手足太阴四经,具上升之性,可引药入阳明、升阳于至阴。李杲提出升麻可以升提脾胃清阳,配以益气之品及风药则能补脾胃不足、散中焦郁火、升下陷之气。王好古收载治疗阴阳毒名方六首,方中均含升麻,强调升麻的解毒之功。罗天益继承易水三家用药经验,但并无创新。张、李二人以风药胜湿,用升麻引湿邪上升,继而以苦发之。张、李、罗三家于升麻葛根汤加减应用中,体现了升麻散阳明风邪、解肌、透疹之功。今之临床或可以此发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金元时期疫疾广泛传播,易水三家对疫病论治做出了或隐或现的贡献。前人对易水学派的研究多从脏腑辨证入手,但对疫病论治的整理探析较为少见。通过收集张元素、李杲和王好古三位易水医家所处年代的气候特点、社会思想乃至学术观点等相关信息,剖析探查易水学派论治疫病经验。易水先师张元素以“古方今病不相能”立论,高屋建瓴构造论治金元疫疾的初步认知;张氏高足李杲身逢“大头天行”和“壬辰之变”,详细鉴别外感与内伤的不同,搭建“阴火”模型及气火失调理论;易水传人王好古总结易水治疫经验,提出内伤三阴理论,丰富三焦寒热证用药,成为抵抗疫病的中坚力量。梳理易水学派治疫经验,整理金元时期易水论疫思路,或对临床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易水学派代表医家李杲对仲景之学卓有建树,在其代表著作《内外伤辨惑论》中曾数次引用仲景之语与仲景方药。本研究以“回归易水学派、回到李杲”为初心,立足于《内外伤辨惑论》,以考据学的方法,系统、全面的梳理该书中所引仲景之语,所论仲景之方,以及对仲景之药的融汇运用。经梳理,在《内外伤辨惑论》中,李杲引用仲景之语共计5处,论述仲景之方共计12首、26处;通过对此研究,发现李杲运用升补思想与脏腑议病思想对仲景之方的临床应用与解读进行了全新的发挥;另外,还发现李杲深谙仲景之意,提炼其药对配伍的主旨并在次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并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一方面加深了对易水学派医家李杲学术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厘清了仲景之学在金元时期的影响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立足于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对有关“暑热”类方剂的服药护理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并由此发现张元素立足病机关键确立服药方法、用方服药尊古不泥古、关注小儿用药护理等特点,为进一步认识与挖掘易水学派学术思想,丰富与完善中医用药护理内涵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元素创立的易水学派是中医重要学派之一,学术影响深远,为中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笔者立足于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对有关“湿土”类方剂的服药护理方法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对“湿土”类方剂的主治、剂型、送服溶液、服药时机、服用量、注意事项等方面全面梳理其服药护理特点,为脾失健运所致的水饮停聚诸证提供中医用药护理的理论依据,以期丰富与完善中医方剂服药护理之内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李杲阴火理论相关文献进行查阅、整理与分析,发现近五年来,医家对"阴火"本质的研究,主要有妄动的相火,内生之火以及气虚发热三种观点。病因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产生的始动因素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与七情内伤,产生的根源为脾胃亏虚和元气不足。病机方面,主要有气火失衡伴升降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两种观点。症状方面,医家大多认为阴火为病,元气不足与火热亢盛之象并存。治法方面,医家大多从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三个方面入手,以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及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化裁使用。临床方面,阴火理论多运用于糖尿病、发热及消化类疾病的诊治,肺、心、肾、五官、皮肤等相关疾病亦有涉及。通过探讨李杲阴火理论的研究进展,以期达到丰富李杲学术内涵、拓展临床诊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10.
本研究从《内经》中挖掘与痴呆核心症状遗忘相关的内容,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善忘多见于情志与神志疾病中,可由盛怒不止、忧思结聚等情志变化引起,且多与五脏藏神之肾藏志、脾藏意的功能异常相关;善忘与心藏象的形质关系密切,且由于“心高”阻滞心肺之窍,使官窍闭塞不利而导致;善忘的起病还与针刺失宜导致的气血运行逆乱有关。总之,善忘病机关键,一为心火亢盛、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等心脏功能失调;二为肠腑不通、清阳不升,致心肺失养、气血不荣,“神气不能相周”而失用。本研究丰富了中医学对痴呆的理论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据可循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