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肋骨骨折患者作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经过10d的护理后,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整体过程安全可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因此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尽早使骨折复位并采用钛制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但内固定治疗有较高的不愈合率和坏死率,为探讨更好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2007年1月—2010年3月我院采用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该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管材料改性后对血管内皮增生的影响和应用前景。 方法:以“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内皮增生,再狭窄,生物相容性”为中文关键词,以“biological vascular scaffold;surface modification; tunica intimal hyperplasia;restenosis;biocompatibility”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8-01/2010-04相关文章。纳入有关与血管支架材料,血管支架材料改性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30篇为重点分析,讨论血管支架材料改性对血管内皮增生、再狭窄的影响。 结果:支架植入后血管内膜的增生和再狭窄严重影响了其远期疗效,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分析表明,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及载药复合支架能比裸体支架能更有效解决局部慢性炎症反应、内皮功能障碍、抗凝血等问题,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降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有效性。可降解血管组织工程支架的发展将成为新的里程碑,内皮细胞是血管组织工程中最重要的种子细胞,通过种子细胞在体外种植于生物可吸收材料的血管支架上,达到修复创伤、病变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结论: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是目前解决支架植入后抑制内膜增生,防止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等问题有效方法之一。血管组织工程支架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血管支架材料;表面改性;内皮增生;再狭窄;生物相容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40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药物支架置入后的效果、安全性。 方法: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药物血管支架,内膜增生,再狭窄,生物相容性”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12相关文章。纳入与血管支架材料,血管支架材料改性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ata分析类文章,以 14篇为重点,讨论载药支架对血管内皮增生、再狭窄及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结果:药物支架具有在血管病变部位将药物自聚合物涂层中通过洗脱方式有控制的释放至心血管壁组织而发挥生物学效应的特点。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为代表的药物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有效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糖尿病患者、小血管病变、冠状动脉长病变和弥漫性复杂病变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文献还显示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相比同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但由于支架携带的药物本身和承载药物的涂层作用,是否会引起晚期支架内血栓引起了临床的重视,科研人员也在通过对支架晚期支架内血栓机制、可控血栓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和支架工艺技术的研究,积极探索新一代的既减少支架再狭窄又减少支架血栓更安全的药物洗脱支架。 结论: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为代表的药物支架在多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较强的安全性和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成形;药物血管支架;血管内膜增生;再狭窄;生物相容性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9.03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意义.方法:以"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生物相容性,炎症因子,细胞因子"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2000-01/2009-12相关文章.纳入冠状动脉支架后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与再狭窄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 Meta分析类文章,共入选16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有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的损伤,促进体内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收集的资料表明,支架置入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等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有明显的表达,能很好的反映支架置入后局部血管损伤程度和炎症水平及应用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检测外周血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对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的预测性价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他部位粥样斑块 的稳定情况,可作为支架置入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可行临床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机理和预防的探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是在1885年提出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不断深入,在1993年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义: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松质骨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高以及易发全身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目前网络应用程序中常用的浏览器件上传的原理,讨论了使用第三方组件和纯VBScript,WSC,ASP.NET等几种实现件上传的具体方法,指出了各种实现方法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具体配置,对构建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后再狭窄的意义。 方法:以“涂层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生物相容性,炎症因子,细胞因子”为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文献总库2000-01/2009-12相关文章。纳入冠状动脉支架后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水平与再狭窄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共入选16篇文章进行分析。 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有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的损伤,促进体内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收集的资料表明,支架置入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和γ-干扰素等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有明显的表达,能很好的反映支架置入后局部血管损伤程度和炎症水平及应用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结论:检测外周血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对支架内再狭窄有一定的预测性价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其他部位粥样斑块的稳定情况,可作为支架置入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可行临床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青年女性乳腺癌54例临床病理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54例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就诊的36例中老年女性患者相比较.结果 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与中老年女性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相对于老年女性患者具有误诊高、进展快、侵袭性强、预后差等特点,早期诊断有助于青年女性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骨科大手术后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影响病人的康复,且有造成肺栓塞(PE)的可能,导致猝死。目前预防治疗多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可增加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尤其对手术需要施行硬膜外麻醉等神经系统周围操作时风险更大。笔者近年来开展中药“通络散”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研究,并同时将中药防治组、西药防治组以及文献报道未预防组,采用双盲法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