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Hp)能引起胃黏膜细胞的慢性炎症,促使血液中胃蛋白酶原(PG)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反映胃黏膜萎缩状态,为诊断萎缩性胃炎提供依据。~(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Hp感染检测方法。目的:探讨~(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PG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上海电力医院行胃镜病理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的164例患者,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以病理学结果评估Hp感染情况。比较慢性胃炎Hp阳性和阴性亚组中血清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PGR)以及肠化生情况,并评估~(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感染的准确性。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和阴性亚组血清PGⅠ水平和PGR均显著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阳性和Hp阴性亚组(P0.05);而PG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Hp阳性亚组血清PGⅠ、PGⅡ显著高于Hp阴性亚组(P0.05),PGR显著降低(P0.05),肠化生率显著升高(P0.05)。~(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Hp阳性的总体准确率为96.3%,敏感性为96.6%,特异性为96.1%。结论:Hp感染与血清PG含量变化有一定相关性,Hp感染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化生率。~(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无创、有效的Hp感染检测方法。~(13)C-尿素呼气试验、血清PG检测可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痰证与血清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6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依据中医证候积分分为痰证组和非痰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痰证积分与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痰证组与非痰证组相比,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证积分与C-反应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27,P0.05)。结论:C-反应蛋白与缺血性中风痰证关系密切,可作为中风病痰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卒中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慢性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粥样斑块破裂及卒中发生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如此,脑缺血后局部缺血组织所继发的炎症反应可以进一步促使梗死范围扩大和组织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弄清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和内脏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作者研究了196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发现内脏恶性肿瘤病例的预计数和观察数之间,实际上无差别。在检查中,有肿剂摄入史的患者,发现在女性中内脏肿瘤显著地增多。由于病例数字较少,尚难证明肿剂治疗可致内脏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但却表明需要更广泛的研究作者指出,在原位癌病例中,没有发现内脏癌发病率增加的证据,这一发现符合临床经验。在研究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中,内脏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无增加的证据,同样,这一发现也符合临床经验。肿致皮肤癌和内脏恶性肿瘤之间是否存在一定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损害内注射去炎松醋酸酯治疗9例胫前粘液性水肿。注射时用生理盐水稀释为5毫克/毫升的溶液,每一部位注射1毫升,一次总量不超过40毫克,间隔3~4周注射一次。结果,7例患者的斑块完全吸收,2例患者虽未完成治疗计划而中止治疗,但病损部分吸收。在首次治疗完成之后,有的患者发生新的结节,用相同剂量治疗仍有效。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副作用。作者指出,本病的治疗,全身应用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6.
蚓激酶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蚓激酶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5例VD患者以蚓激酶联合尼莫地平或尼莫地平单独使用进行12周的治疗,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定,并测定凝血功能了解其安全性。结果:蚓激酶联合尼莫地平使VD患者MMSE及ADL评分显著改善(21.8±1.8),(40.5±5.0),效果优于尼莫地平单独使用(P〈0.01);治疗组PT、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12.41±1.87),(3635±1.12),(3.64±O.70),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无明显出血倾向。结论:蚓激酶联合尼莫地平能有效治疗VD,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7例康复期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独服用肠溶阿司匹林75 mg/d,治疗组再加用蚓激酶180万单位/d,随访6个月,观察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并于治疗30 d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蚓激酶联用阿司匹林组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为4.4%,效果优于阿司匹林,后者单独使用的复发率为11.9%(P<0.05),联合使用不增加出血危险.蚓激酶与阿司匹林合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总有效率为86.7%,优于阿司匹林单独使用61.9%的有效率(P<0.05).结论: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能有效预防缺血性卒中复发,副作用较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