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近3年经病理证实的腮腺结核病例37例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37例腮腺结核均表现为腮腺区肿块,PPD5u皮试、细针穿刺涂片可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37例腮腺结核经手术切除及抗结核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腮腺结核临床上少见且误诊率高,手术切除与抗结核治疗相结合可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僵Ⅱ号治疗黄色瘤型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效应机制,为黄色瘤型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黄色瘤型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1组患者予以泼尼松治疗,对照2组患者予以银僵汤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银僵Ⅱ号治疗,3组均治疗12 d。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水平及CD4~+/CD8~+比值,统计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24/36)、75.0%(27/36)和97.2%(35/3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ESR、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对照2组均明显低于对照1组(P均0.05);3组治疗后CD4~+、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均0.05),对照2组均明显高于对照1组(P均0.05)。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僵Ⅱ号治疗黄色瘤型坏死性淋巴结炎疗效优于银僵汤和泼尼松,可明显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傅良杰  钮晓红 《河南中医》2012,32(10):1379-1380
目的:观察消疬膏治疗儿童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淋巴结结核患儿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疬膏10g,日2次,30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52例显效31例,有效2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消疬膏联合抗结核保肝药治疗儿童淋巴结结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交(kikuchi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以病因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抗生素治疗无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部分患者有效,但疗效不确切且易复发,中医药辨证治疗疗效明显,中西药结合治疗,扬长避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泽及流浸膏纳米材料干预结核性创面后创面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患淋巴结核并形成结核性创面者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异烟肼等基础治疗的同时用泽及流浸膏纳米材料填塞于创面引流,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用医用凡士林纱布填塞于创面引流,2组均每2 d换药1次,疗程均为28 d。分别于换药第1、15、28日取患者同一位置创面病灶内及边缘皮肤的组织,于透射电镜下观察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治疗前后彩超测量2组患者病灶大小,监测外周血的安全性指标;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1)。透射电镜结果表明,治疗组创面组织和创缘周围皮肤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白细胞、谷丙转氨酶等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基础治疗联合泽及流浸膏纳米材料填塞创面可明显促进结核性创面的愈合,中药的功效可能通过纳米材料的缓释及降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6.
傅良杰  钮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2019,41(10):1127-1131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77例。所有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2H-R-Z-E/4H-R)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消瘰疬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病灶明显吸收率分别为97.78%(44/45)、97.78%(44/45)、80.00%(36/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26/32)、75.00%(24/32)、56.25%(1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4.343、9.400、5.036,P值分别为0.037、0.002、0.00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36.01±4.26)ng/L和(7.66±3.16)n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8.74±6.11)ng/L和(23.01±4.52)ng/L(t=20.471,P<0.001;t=18.671,P<0.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1±5.22)ng/L和(12.12±3.96)ng/L(t=6.652,P<0.001;t=5.491,P<0.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88%(15/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64,P=0.685)。研究认为,内消瘰疬片联合化疗初治肺结核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淋巴结结核,中医称之为瘰疬,因其初起累累如串珠,溃破后久不愈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我院设有特色瘰疬专科近40 a,在应用中西药内服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发挥外治法长处,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我科淋巴结结核的外治方法报道如下。1药物外治法1.1中药外敷法中药外敷法是指用调制好的中药药膏敷涂患处或穴位,解其痰凝,逐其瘀滞,达到“结者散之”、“坚者削之”的治疗目的[1]。此法适用于淋巴结结核各期,应辨证外敷。早期淋巴结光滑如豆,质地中硬,触痛不著,皮色如常,辨证为气滞痰凝型,选用中药化痰解凝膏外敷肿块和肘尖穴。化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银僵汤的初步优化方——银僵I号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优化处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收治的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银僵I号组、银僵汤组,每组30例。每剂药均水煎成2袋包装。1袋/次,100 mL,2次/d服用。观察14 d,评估疗效。结果:银僵I号、银僵汤在缓解靶淋巴结肿胀、疼痛,退热,升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结论:银僵I号、银僵汤疗效相当,在简化药物组成后基本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或Kikuchi's disease)最早是由日本人于1972年描述的,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自限性疾病.因其病因未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瘰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已有十几年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根据临床统计数字,本病近几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现将近1 a资料完整的38例病例的中西医辨证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又名Küttner瘤,临床表现为颌下腺肿大并变硬,与真性肿瘤难以区分,1991年被WHO归纳为肿瘤样病变,病理检查为颌下腺的纤维变性.由于颌下腺的纤维化并非真正肿瘤,且颌下腺可能还有一些人们目前尚未认识的生理作用,所以非手术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自拟中药汤剂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患者58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