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排针平刺法联合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与单纯排针平刺法、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99例无先兆偏头痛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3例.针刺组予排针平刺法治疗,穴取颔厌-悬厘、神庭-印堂、百会-前顶等,留针2 h,针刺1次;西药组予口服10 mg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1次...  相似文献   
2.
从偏头痛疾病因素、针刺穴位、针刺方向、针刺角度、针刺深度以及针刺的工具,对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文献进行分析,以提高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结果表明针刺的方向、角度、深度,三位一体,具有不可分割性,但为了研究的需要,可以选用多因素系统研究法。  相似文献   
3.
概述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疾病因素、针刺因素的优选现状,其中疾病因素包括疾病亚型、病情程度、患者人口学特点、中医证型及体质类型,针刺因素包括穴位、刺激参数、针刺工具。认为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期相关研究虽已优选了一部分影响指标,但总体仍需进一步系统和深入挖掘。提出应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多因素分析方法以指导优选研究,合理选择针刺治疗效应评价指标以保证结论的可靠性,同时重视针刺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方案的优化研究,以促进临床疗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急性期偏头痛患者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以90例偏头痛急性期患者为观察对象,以VAS为评价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观察穴位配伍(太阳、风池、太阳+风池)、针刺方向(直刺、向下刺、向后刺)、针刺刺激量(1根针、3根针、5根针)、针刺时间(30 min、1 h、2 h)4因素3水平间的不同搭配组合针刺方案,对偏头痛急性期镇痛疗效,初步确定4因素的主次作用(方差分析)、3水平优劣(多重比较)及4因素3水平优势组合。结果穴位配伍、针刺方向、针刺刺激量为针刺镇痛主要因素,留针时间为次要因素(P0.05)。太阳+风池组合镇痛效应明显优于单用太阳或风池(P0.05)。脑空透风池(向下透刺)镇痛效应显著优于风池直刺及完骨、天牖透风池(向后透刺)(P0.05)。5根针、3根针(排针平刺)显著优于1根针(P0.05);5根针优于3根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2 h的镇痛效应优于留针30 min及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太阳+风池穴、向下透刺法、5针排针平刺法、针刺2 h方案为急性期偏头痛针刺镇痛的优选方案。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亦可选择排针3针,留针30~60 mi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