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香砂养胃丸为模型药物,采用时域反射法测定药丸的含水量。考察了药丸铺展层数、药丸装填密度、环境湿度、温度和药丸配方等因素对药丸水分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药丸铺展的层数、环境温度2个因素对药丸水分测试的影响显著,而药丸装填密度、环境湿度以及药丸配方比例对药丸水分测试的影响不显著。当药丸铺展6层时,反射值较为稳定,在气候箱内环境温度25℃、湿度45%时,含水量在4.01%~22.38%,香砂养胃丸水分与反射值线形关系良好,方程式为Y=0.279X-21.670(R2=0.997 0)。通过验证实验证明,该预测模型准确,该方法精密度达到方法学标准,用时域反射法来测定香砂养胃丸的含水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等优势,为制药过程中的快速水分测定提供了新途径,在中药浓缩丸水分测定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杞菊地黄丸为研究对象,采用时域反射法实时测定浓缩丸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及对干燥工艺进行参数优化。方法通过水分、温度以及时域反射计反射信号值之间的关系建立杞菊地黄丸干燥过程水分模型;以马钱苷和丹皮酚的干燥前后转移率为评价指标,结合干燥总用时、杞菊地黄丸的外观形态,综合考察药丸不同厚度(8、16、24 mm)、不同干燥温度(30、40、50、60、70、80、90℃)对干燥工艺的影响并对变温参数进行分析、验证。结果采用时域反射法测试杞菊地黄丸干燥过程水分模型为Y=0.305 X-34.772,r~2=0.999;X=X(T)-(0.768 9 T-24.824 7)(T≥30℃);优化后工艺为以60℃干燥至水分为13.8%后升温到80℃后继续干燥至7.80%后降温至60℃干燥到目标水分5.0%。结论时域反射法实时测试杞菊地黄丸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含量是可行的,该方法可尝试在中药浓缩丸干燥过程中水分监测推广应用,而且该方法可应用于中药浓缩丸干燥工艺优化,使干燥过程变得节能省时,使干燥产品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3.
五苓散颗粒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玲  尹蓉莉  杜素娟  徐飞  何芳辉 《中成药》2006,28(11):1656-1657
五苓散颗粒由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桂枝中所含挥发油是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1],若将挥发油直接喷在颗粒中易于挥发,影响药物的疗效,采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超声波法制备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1材料与仪器挥发油提取器(药典规格,购于华西仪器厂),塞多利斯BP211S型电子分析天平,BUG25-12型超声波清洗机(工作频率:25 KHz);桂枝挥发油,自制;β-环糊精(β-CD),苏州味精厂产品。2方法与结果2.1超声波法取β-CD适量,置于100 mL具塞锥…  相似文献   
4.
通脉制剂由丹参、葛根、川芎3味药的有效提取物组成[1],具有较好地改善心脑血管血流量、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市售普通制剂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生物半衰期较短,临床上需大剂量多次给药,患者易漏服,造成血药浓度大幅度波动,影响疗效。因此,本研究尝试将此复方制剂制成体外缓释12 h的缓释片,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研究。1仪器与试药Agilent 1100....  相似文献   
5.
大孔树脂纯化白芷总香豆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筛选实验,优化大孔树脂纯化白芷总香豆素的工艺。方法采用A,B,C3种大孔树脂对白芷提取液进行纯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芷总香豆素含量,对工艺进行评价。结果A型树脂效果较好。最佳工艺:白芷提取液(相当于原生药0.1g/ml),动态吸附后,静置30min,用相当于原生药7倍量水,8倍量30%乙醇、8倍量80%乙醇以流速1.0ml/min依次洗脱,收集80%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得产物为黄棕色粉末。结论A型树脂适合分离纯化白芷总香豆素,优化后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用梯度渗漉法比较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多种提取工艺,如回流法、一般渗漉法和梯度渗漉法,应用正交设计和单因素考察法对提取工艺进行筛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及干膏收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最佳工艺为梯度渗漉法,最佳工艺条件是:取丹参药材粗粉,用适量95%乙醇溶胀2h,装筒,用95%乙醇浸渍24h后,以4mL/min的速度开始渗漉,收集10倍药材量的渗漉液,提取丹参酮类脂溶性成分;再用50%乙醇,以4mL/min的速度渗漉,收集12倍药材量的渗漉液,提取丹参酚酸类水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提取率都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条件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