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和血液中应激激素及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的影响,探究逆灸对更年期大鼠应激影响及中枢雌激素受体α调节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用健康SD雌性大鼠128只。其中,4月龄(年轻)16只为年轻正常组。随机将10月龄大鼠112只分为7组:12,14,16月龄逆灸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每组16只。自然老化鼠。所有逆灸组大鼠均在10月龄开始艾炷灸,将艾炷点燃后,直接放置在关元穴上施灸,每次灸一壮。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1周灸2次,共灸8周。10,12,14,16月龄对照组及年轻正常组除轻抓仰躺外不做其他处理。②每组取10只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血浆促肾上腺激素水平。每组取其余6只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含量。③组间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鼠12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丘脑室旁核雌激素受体α表达:各模型对照组随增龄,呈波动上升趋势,14和16月龄对照组明显高于年轻正常组(P<0.05,0.01)。各逆灸组均低于同月龄对照组,其中逆灸16月龄组明显低于16月龄对照组(P<0.05)。②下丘脑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模型对照各组随增龄呈波动下降趋势,14和16月龄组明显低于年轻正常组(P<0.05~0.01)。逆灸14月龄组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③血浆促肾上腺激素水平:模型对照和逆灸各组随增龄升高,14和16月龄组明显高于年轻正常组(P<0.01)。逆灸12和16月龄与同月龄对照组相近(P>0.05),逆灸14月龄组明显低于同月龄对照组(P<0.05)。结论:随增龄更年期大鼠处在一种应激紊乱与失调状态,逆灸可使随后12,14,16月龄大鼠紊乱的应激激素得到一定的调整,并这种作用可能与逆灸调节下丘脑雌激素受体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取鼠龄4个月的健康大鼠10只为年轻正常组,另将鼠龄10个月的大鼠7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逆灸组(n=30),自然对照组(n=40),根据处死时的鼠龄,逆灸组又分12,14,16月龄3个时间点,自然对照组分10,12,14,16月龄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②逆灸组于10月龄时采用艾炷直接灸大鼠关元穴,每次1壮,2次/周,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共灸8周;其他2组不干预。③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分批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下丘脑及血液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卵泡刺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23.757±6.212),(10.565±0.817)U/L,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低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17.952±2.231)U/L,P<0.05]。②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大于年轻正常组(0.171±0.021,0.094±0.006,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小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0.125±0.007,P<0.05)。④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4,16月龄大鼠低于年轻正常组[(3.566±2.387),(3.032±0.602),(12.041±4.815)mg/L,P<0.05,0.01],逆灸组12,14,16月龄大鼠均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⑤血浆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99.425±21.657),(23.816±6.058)ng/L,P<0.05],逆灸组12,16月龄大鼠显著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的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逐渐紊乱,逆灸关元穴可缓解更年期各激素的紊乱状况,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介入逆针灸关元穴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绝经期是妇女自性成熟期向老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一般在45~55岁之间,此时由于人体内外环境的动荡变化,机体处于一种生理性应激状态;若超出机体自身适应范围,则往往造成生理性应激向病理性应激的转变,进而引起多系统的功能紊乱,极易引发围绝经期综合征、骨质疏松、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精神神志病等多种疾病.而逆针灸作为激发机体产生良性预应激的适宜手段,能够充分调动自身潜能,使机体处于一定的警觉状态,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减轻随后伤害性刺激对机体带来的损伤,是古今重要的防病保健方法.若在围绝经期早期介入逆针灸的方法,对随后围绝经期的生理性应激或其引发的病理性应激进行有效干预,使机体迅速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减轻稳态失衡造成的损伤及诱发的相关疾病,保健延年,对于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命质量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艾炷灸贴预处理对AA大鼠足肿胀率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艾炷灸贴预处理对随后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早期和继发期足肿胀率及下丘脑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早期组和继发组、预灸贴早期组和继发组共5组,于造模前用中药膜剂贴敷大鼠大椎穴后加艾灸,观察其对随后AA大鼠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β-内啡肽(β-EP)、神经肽Y(NPY)及足肿胀率的影响。结果 造模后,模型早期组和继发组大鼠的右足肿胀率明显升高(P〈0.01),预灸贴各组较同期模型组降低(P〈0.05~0.01);下丘脑CRH水平造模后升高(P〈0.05~0.01),但预灸贴早期组较同期模型组有下调趋势,预灸贴继发组下降(P〈0.05);β-EP水平造模后早期组明显升高(P〈0.01)。继发组变化不大;与同期模型组相比,预灸贴早期组β-EP明显下降,而继发组β-EP却明显升高(均P〈0.01);下丘脑NPY水平造模后升高(P〈0.05~0.01),预灸贴继发组NPY较同期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 艾炷灸贴预处理可减轻随后AA大鼠足肿胀程度,机理可能与其调节下丘脑CRH、β-EP及NP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采用激光、微波、射频等治疗疣状胃炎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与上述疗法相比,氩离子凝固术(APC)有其独特的优势.我科于2010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无痛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疣状胃炎30例,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自然更年期大鼠体内与应激相关的激素及蛋白、基因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健康SD雌性大鼠共128只。其中4月龄16只,作为年轻对照组;另将112只已出现动情周期紊乱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10、12、14、16月龄对照组;12、14、16月龄逆灸组,每组16只。采用放射免疫、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在10月龄逆灸"关元"穴(2次/周,连续8周)对随后12、14、16月龄大鼠下丘脑不同核团热休克蛋白70(HSP70)、HSP70mRN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β-内啡肽(β-EP)及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结果:各自然月龄组室旁核、弓状核、视上核HSP70及mRNA表达呈总体升高趋势。CRH、β-EP各自然月龄组呈波动性下降趋势,ACTH总体升高。逆灸组较同月龄对照组比较:室旁核HSP70在14月龄降低,其mRNA在12、16月龄升高(均P0.05);弓状核HSP70在12、14月龄,HSP70mRNA在12月龄均明显升高(P0.05,P0.01);视上核HSP70在14月龄,HSP70mRNA在12、16月龄均明显下降(均P0.05)。CRH、ACTH在14月龄均显著降低(P0.05,P0.01);β-EP含量在12月龄明显上升(P0.05)。结论:逆灸"关元"穴对随后自然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内应激蛋白、基因及体内应激激素的调节作用,可能是该疗法实现保护作用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先针灸关元穴对更年期早期机体异常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以4月龄雌性SD大鼠为年轻对照组,将24只通过阴道涂片筛查的10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自然老化法制备大鼠更年期模型。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子宫雌激素受体α(ER-α)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变化及逆针灸对其的影响。结果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ER-α表达逐渐下降(P0.01),逆灸和逆针都可使大鼠子宫ER-α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1)。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HSP-70表达波动升高(P0.01),逆灸和逆针都可使大鼠子宫HSP-70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的子宫表达的ER-α减少,逆针灸可以通过提高子宫ER-α水平和HSP-70表达,从而保护子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逆灸关元穴对更年期大鼠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的影响,以及逆灸对更年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6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针灸机理实验室完成。①选取鼠龄4个月的健康大鼠10只为年轻正常组,另将鼠龄10个月的大鼠70只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逆灸组(n=30),自然对照组(n=40),根据处死时的鼠龄,逆灸组又分12,14,16月龄3个时间点,自然对照组分10,12,14,16月龄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②逆灸组于10月龄时采用艾炷直接灸大鼠关元穴,每次1壮,2次/周,灸后局部皮肤略潮红,共灸8周;其他2组不干预。③各组于相应时间点分批取材,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浆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水平,下丘脑及血液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结果: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卵泡刺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23.757&;#177;6.212),(10.565&;#177;0.817)U/L,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低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17.952&;#177;2231)U/L,P〈0.051。②血浆黄体生成素水平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③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比值: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大于年轻正常组(0.171&;#177;0.021,0.094&;#177;0..006,P〈0.05),逆灸组16月龄大鼠小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0.125&;#177;0.007,P〈0.05)。④下丘脑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4,16月龄大鼠低于年轻正常组[(3.566&;#177;2.387),(3.032&;#177;0.602),(12.041&;#177;4.815)mg/L,P〈0.05,0.01],逆灸组12,14,16月龄大鼠均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⑤血浆促性激素释放激素水平:自然对照组16月龄大鼠高于年轻正常组[(99.425&;#177;21.657),(23.816&;#177;6.058)ng/L,P〈0.05],逆灸组12,16月龄大鼠显著高于同月龄自然对照组(P〈0.05)。结论:更年期大鼠随月龄的增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促性激素释放激素、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相关激素逐渐紊乱,逆灸关元穴可缓解更年期各激素的紊乱状况,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稳态维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下丘脑和卵巢瘦素含量的变化及逆针灸关元穴对其的影响,探讨预先针灸对更年期早期机体异常的预防作用。[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查更年期雌性大鼠,以自然老化法获得大鼠更年期模型,以预先针灸关元穴为介入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瘦素水平,观察12月龄自然更年期大鼠体重增长率及下丘脑、卵巢瘦素含量及逆针灸对其的影响。[结果]自然更年期大鼠体质量呈正增长,下丘脑和卵巢瘦素水平升高(P<0.01)。逆针灸降低大鼠体质量增长率(P<0.01,P<0.05),并降低下丘脑和卵巢瘦素水平(P<0.01)。[结论]逆针灸可以通过改善更年期机体瘦素抵抗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更年期体脂的异常堆积和卵巢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中风病异常经络的分布特点,观察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经络诊察来探寻中风病异常经络的分布特点。治疗组选取与本病最为相关的异常经络,采用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左侧取阴经,右侧取阳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经络诊察异常量表各项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中风患者异常经络主要集中在太阴经、阳明经、厥阴经、少阳经上,其中以太阴经的异常最为明显。治疗组治疗前后十四经脉经络诊察异常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阴右阳调整经络法是一种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异常经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