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对3种《中国药典》收载的砂仁(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进行对比鉴别,为不同来源砂仁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前往栽培基地采集样品并对比3种砂仁原植物形态特征;采用性状鉴别法对比3种砂仁外观性状特征;利用显微鉴别法对比3种砂仁种子横切面显微特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SIMCA-P软件寻找3种砂仁挥发油中的差异性成分。结果 原植物形态可通过穗状花序总花梗、膜质胞片长度,鲜果颜色,毛刺形状进行鉴别;性状可通过果壳颜色、厚度,毛刺形状,气味进行鉴别;显微方面可通过种皮表皮细胞壁外壁厚度,油细胞长度,色素层列数进行鉴别;3种砂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种成分,阳春砂与绿壳砂对比,有5种差异成分,其中ɑ-蒎烯、莰烯是阳春砂特有成分,4-methyl-2,3,4,5,6,7-hexahydro-1H-indene、3-蒈烯、α-Copaene是绿壳砂特有成分;阳春砂和海南砂对比,只有石竹素为海南砂特有成分;绿壳砂与海南砂对比,有2个差异成分,其中α-Copaene是绿壳砂特有成分,石竹素是海南砂特有成分。结论 3种不同来源的砂仁在原植物形态、外观性状、种子横切面显微特征存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MD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CEA、CK7、CK8、Ki-67、P53,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MDA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6个月至3年不等,预后较差.临床表现主要为白带增多或阴道流水样液,可伴阴道不规则出血.妇检:宫颈肥大,表面糜烂或颗粒状,质硬;宫颈管扩张,可呈桶状.术前临床及病理易误诊为慢性宫颈炎.镜下:MDA分化程度高,瘤组织形态和正常颈管腺体差异微小,腺体结构呈奇异性分支和成角浸润,少见背靠背现象;瘤细胞异型性小,可见个别胞核轻中度增大或核上移,核分裂像无或极少见.浸润深度达宫颈壁的2/3(或7 mm以上),间质可见血管及神经侵犯.可向上侵犯宫腔及淋巴结转移.腺周间质可见不同程度的组织反应及炎细胞浸润.组织化学PAS阳性.免疫组化CEA、CK7、CK8、Ki-67瘤细胞阳性P53蛋白阴性.结论 MD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特殊类型的子宫颈腺癌.  相似文献   
3.
对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辅助诊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肿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64岁。因单位健康体检行尿液检查,尿液混浊,颜色为淡红色。尿干化学结果:白细胞、亚硝酸盐、尿胆原、VC、酮体、胆红素、葡萄糖均为阴性,比重1.025,pH6.5,蛋白质(+),潜血(++)。尿液沉渣显微镜定量检查:RBC 80个/μl,上皮细胞(++++)。仔细甄别后发现,绝大部分符合表层移行上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rc同源磷酸酪氨酸磷酸酶2(Shp2)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Cal-27细胞增殖、转移、侵袭、凋亡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舌癌组织中Shp2的表达情况;采用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Cal-27细胞中Shp2的表达;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Cal-27细胞24、48、72、96 h的增殖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hp2对Cal-27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Shp2对Cal-27细胞中Bax、p53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Shp2对Cal-27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舌癌组织中Sh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Shp2-siR-NA Cal-2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均低于Cal-27细胞(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hp2-siRNA组和阴性对照组的Cal-27细胞凋亡率均有所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hp2-siRNA组中的p5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p2在舌癌细胞中具有促癌基因的活性,可促进Cal-27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鱼腥草70%乙醇提取物止咳、化痰、抗炎、镇痛活性。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研究鱼腥草70%乙醇提取物的止咳作用;采用酚红排泌法研究其化痰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研究其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鱼腥草70%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的咳嗽潜伏期(P 0.05),减少氨水引起的咳嗽次数(P0.05),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5),显著增加热板致痛小鼠的痛阈值(P0.05),显著增加小鼠的扭体潜伏期(P0.05),减少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P0.05),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结论鱼腥草70%乙醇提取物具有止咳、化痰、抗炎、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传统民族药斜叶檀(又称为斜叶黄檀,Dalbergia pinnata(Lour.)Prain)和杠香(又称为滇黔黄檀,Dalbergia yunnanensis Franch)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探究斜叶檀及杠香的水蒸气蒸馏挥发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挥发油、水提物及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S.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us)的抑菌效果,并探究提取物浓度对敏感菌株抑菌活性的影响,同时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及Minimal Fungicidal Concentration,MFC)的测定。结果两种药物不同的提取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且活性强弱与提取物浓度成正相关。二者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明显,对粪肠球菌抑制效果稍逊;斜叶檀水蒸馏挥发油对白念珠菌抑制效果极强,抑菌圈直径大于30 mm。斜叶檀水蒸馏挥发油对白念珠菌的MIC和MFC均为220μg·mL-1;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的MIC及MBC均为625μg·mL-1。杠香水提物对两种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均优于其水蒸馏挥发油。结论斜叶檀、杠香的水蒸馏挥发油及水提物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拥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炮制加工的熟地黄水煎液对雌性大鼠排卵功能的影响,为熟地黄的炮制加工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清蒸法(一蒸一晒)和传统法(九蒸九晒)炮制生地黄,得到2种不同炮制工艺的熟地黄。以动情周期正常的雌性成年大鼠为研究对象,设空白组和清蒸组、传统组。观察这2种熟地黄的水煎液对雌性大鼠动情周期、卵巢组织形态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清蒸组和传统组的给药剂量均为3.6 g·kg-1。建立熟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药效学指标研究熟地黄对雌性大鼠排卵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清蒸组大鼠血清中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明显降低(P0.05),动情周期明显延长(P0.05),卵巢中闭锁卵泡数目明显升高(P0.05);传统组各项指标变化皆不明显,与空白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谱效学结果显示毛蕊花糖苷与清蒸法制备的熟地黄抑制大鼠排卵作用呈正相关;传统法制备的熟地黄HPLC图谱中3,5号峰与抑制排卵作用呈负相关。结论:清蒸法炮制的熟地黄对正常雌性大鼠的排卵有一定抑制作用,传统法炮制的熟地黄在排卵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