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内镜引导下鼻咽部肿块切除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1月以来我们在内镜引导下经鼻腔对12例鼻咽部肿块患者进行手术或激光切除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7~ 6 8岁 ,平均 5 1.3岁。浆细胞瘤、高分化鳞癌及炎性息肉各1例 ,原部位再生炎性肿块 2例 ,囊肿 3例 ,淋巴组织瘤样增生性肿块 4例。肿块位于鼻咽顶后壁 8例 ,右侧咽隐窝 3例 ,左侧咽隐窝 1例。CT检查示病变均局限于鼻咽部。全部病例均在鼻内镜下活检 ,其中病检 1次 8例 ,2次 2例 ,3次 2例。1.2 手术方法鼻内镜引导下手术切除鼻咽部肿块 :采用德国WOLF鼻内镜…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 1 999年以来我们对 2 8例 ( 31眼 )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患者 2 8例 ( 31眼 ) ,男 5例 ,女 2 3例 ;年龄 2 3~ 5 7岁。病史 3个月~ 1 2年。术前行泪囊造影X线摄片 2 6例 ( 2 8眼 ) ,泪囊造影CT扫描 2例 ( 3眼 ) ,泪道冲洗均有脓性分泌物。 2 8例中 2例为泪道激光手术失败者。全部病例未并发鼻息肉、鼻窦炎、重症鼻炎、鼻中隔剧偏等症。1 .2   手术方法选用德国WOLF 0°广角鼻内镜及手术器械、国产电钻、高频电刀。术前鼻内镜检查鼻腔并连接ENT影像工作站…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7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95例采用小切口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两组随访时间为6~ 13个月,平均8个月,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良率(76.3%)明显高于对照组(61.1%)(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和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腰痛程度轻,腰部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参与炎症、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缺血性脑损伤后期IRF-1的表达明显增加,表明其是在基因水平参与缺血性脑损伤正反馈机制的因子,是联系脑缺血早期和晚期损伤的重要因子之一。因此,IRF-1成为在脑缺血治疗中阻断级联反应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吗啡在海马CA1区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成年SD大鼠39只,分为对照组(8只)、吗啡组(8只)和纳洛酮组(8只),15只不符合要求已剔除。运用脑立体定位、核团插管、药物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观察海马CA1区注射药物后大鼠睡眠-觉醒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吗啡组大鼠海马CA1区双侧微量注射吗啡后觉醒时间增加32.0%(P<0.05),总睡眠时间减少23.7%(P<0.05),其中深慢波睡眠减少76.1%(P<0.05)。纳洛酮组大鼠海马CA1区双侧微量注射纳洛酮后觉醒时间减少34.1%(P<0.01),总睡眠时间增加25.3%(P<0.01),其中深慢波睡眠增加247.8%(P<0.01)。结论吗啡在海马参与对睡眠-觉醒周期的调节,且吗啡对睡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深慢波睡眠成分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机械通气时机选择对急诊心博骤停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心博骤停自动循环恢复机械通气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机械通气的时间分为早期上机组24例,以及晚期上机组2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博骤停心率类型以及心博骤停的原因,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效率、心博骤停24 h、有无角膜性反射、有无瞳孔反射、疼痛躲避反应、运动反应、出院时神经功能分类以及治愈出院率。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应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博骤停心率类型以及心博骤停原因,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率、24 h角膜反射(+)、24 h瞳孔反射(+)、24 h疼痛躲避反应(+)、24 h运动反应(+)以及其出院时神经功能分类等,其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上机组明显优于晚期上机组( P<0.05);两组患者成活出院率(45.5%∶4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总成活出院率为33.41%。结论对心博骤停的患者应及早给予机械通气呼吸支持,从而促进患者心脏的恢复,以提高心博骤停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心博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且对其神经功能的预后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杏仁核微量注射cGMP和亚甲蓝对大鼠睡眠和觉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观察杏仁核内微量注射鸟磷酸腺苷和亚甲蓝对大鼠睡眠和觉醒的影响。方法 多导睡眠描述(PSG)。结果 cGMP可使觉醒增多,慢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减少,浅慢波睡眠潜伏期延长,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MB除对睡眠潜伏期无显著影响外,其余作用与cGMP相反。结论 内外源性cGMP在杏二核中均具有显著的促进觉醒和抑制睡眠效应,杏仁核参与了睡眠一觉醒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7月我院诊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和能量合剂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229,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老年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全身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中缝背核(DRN)微量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后睡眠的变化及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采用核团微量注射、多导睡眠描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DRN内微量注射PCPA(10μg)引起睡眠时间增加,尤以深慢波睡眠增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显示DRN内5-HT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结论大鼠DRN微量注射PCPA后睡眠增加且5-HT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提示5-HT神经元参与睡眠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