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2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0篇
口腔科学   95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13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99篇
综合类   473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22篇
中国医学   208篇
肿瘤学   4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7篇
  1965年   11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病程中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 VCF)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本组25例高危深静脉血栓一肺栓塞患者,对其中24例置放5种构型的永久型或临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26枚的临床疗效、影响病程与预后因素及病生理改变,复习文献分析讨论。结果:DVT有可能脱落导致PE或致死性肺栓塞;置放IVCF可有效预防肺栓塞,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改变预后。结论:严格按适应证植入IVCF,对DVT—PE的早期治疗和预防致死性肺栓塞有重要意义,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宣威昆明两地肺癌ras基因表达及突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ras基因在宣威、昆明两地肺癌中遗传变异的差异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PCR -SSCP -DNA直接测序技术 ,对 4 5例宣威地区肺癌和 4 5例昆明地区肺癌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ras蛋白的表达及k -ras基因 12密码子突变进行检测 .结果 :5 5例 (5 5 / 90 )ras蛋白表达阳性 ,其中宣威肺癌组 31例 ,昆明肺癌组 2 4例 ,2 8例 (2 8/ 90 )检测到k -ras基因 12密码子突变 .对ras基因在两组肺癌中的表达及突变进行比较分析表明 :ras蛋白表达及k -ras基因 12密码子突变在宣威肺癌组中高于昆明肺癌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ras蛋白在Ⅰ期肺癌病例以及腺癌病例中的表达 ,宣威肺癌组均高于昆明肺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4 5 ,χ2 =4 5 72 ,P =0 0 32 ) .结论 :ras基因的激活是肺癌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生物学事件 ;宣威地区肺癌与昆明地区肺癌相比 ,ras蛋白在Ⅰ期病例以及腺癌病例中的表达存在着差异 .k -ras基因 12密码子在宣威地区肺癌中的突变与昆明地区肺癌相比无明显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薛钟  何小舟  巢志复  车文骏  经浩 《河北医学》2003,9(11):1003-1005
目的:探讨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至2002年发生的2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人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结果:发现强调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水平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因是机体免疫水平的低下,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是治疗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砧骨发育不良的CT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砧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 (multi planarreformation ,MPR)技术和各种类型砧骨发育不良的CT特征。方法 :对 5 0例无耳症状、体征的志愿者行平行枕眶线扫描 ,应用轴位图像行以下多方位的MPR :①冠状位 ;②矢状位 ;③砧骨长轴位层面 ;④砧骨、锤骨同层显示层面。比较轴位和前三种位置整体显示砧骨形态的能力。在砧骨长轴位图像上测量砧骨的长度。异常组 ,砧骨发育异常 5 4例 86耳 ,2 7例行听骨链重建术。全部病例经电测听检查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传导性耳聋。结果 :正常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均未能显示砧骨长轴位整体形态 ,砧骨长轴位MPR图像均直观显示了砧骨长轴整体形态。锤骨与砧骨长轴在同一层面显示 13例 ,2 2耳 ,在不同层面分别显示 37例 ,78耳。在砧骨长轴位MPR图像上 ,测量砧骨的长度为 6 .8mm± 0 .5mm。异常组 5 4例 ,砧骨长脚缺如 2 5例 ;砧骨长脚被软组织取代 9例 ,砧骨与镫骨之间的“L”型夹角消失 2 0例 ,其中 ,砧骨长脚与鼓室壁粘连 2例。结论 :利用MPR技术可得到与砧骨长轴层面平行的重组图像 ,可较完整的显示砧骨的大小、形态 ,准确评价砧骨的各种畸形和病变 ,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室铸型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分析脑室外引流、尿激酶脑室内注入、气管切开、控制血压以及脑积水的处理等多种治疗手段在治疗脑室铸型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效果。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者10例(28.6%),部分恢复日常工作或独立进行家庭生活者13例(37.1%),生活需要照顾或护理者7例(20%),死亡5例(14.2%)。结论 对于出血性脑室铸型这类重症病人早期及时的脑室外引流是快速而有效的抢救措施,尿激酶脑室内注入对溶解血凝块,疏通脑室系统行之有效。气管切开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控制血压是防止再出血的关键。脑积水的处理是康复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CT多平面重组显示镫骨的方法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多平面重组(mu ltip lanar reform ation,MPR)技术显示镫骨整体结构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无耳症状、体征的志愿者行平行枕眶线扫描,应用轴位图像行多方位的MPR。比较轴位MPR、冠状位MPR、矢状位MPR和镫骨斜位MPR显示镫骨整体结构的差异。测量镫骨斜位图像显示层面在轴位定位图像上与矢状面的夹角,在冠状位定位图像上与矢状面的夹角。先天性镫骨异常31例,全部病例经电测听检查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传音性耳聋,均行听骨链重建术。结果正常组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均未能显示镫骨弓的整体形态,镫骨斜位MPR图像均直观显示了镫骨弓的整体形态和结构。在轴位定位图像上,镫骨斜位MPR图像显示层面与矢状面的夹角为36°±8°,在冠状位定位图像上与矢状面的夹角为57°±6°。异常组31例,其中一侧小腿缺如3例;镫骨弓不发育3例;镫骨底板增厚与周围骨融合16例;镫骨底板上结构(小头、颈、小腿)完全缺如9例,斜位MPR图像均直观显示其病理改变,轴位、冠状位以及矢状位图像均不能准确显示镫骨发育不良的病理改变。结论镫骨斜位MPR图像,能显示正常镫骨整体结构和镫骨异常改变,对听骨链重建术的术前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维生素E,C,B组合物面膜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7例13a以上、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在2级以上且主要表现于脸部的病人,予维生素E,C,B组合物面膜治疗,每日1次,共8wk。观察治疗前后痤疮数量及性质,包括粉刺、丘疹、脓疱及囊肿之数目,并评估整体疗效。结果:治疗后,粉刺、丘疹、脓疱及囊肿数目下降了13±s13,10±12,5±7及3±3,均P<0.01。7例(6.0%)病人症状完全改善,44例(37.6%)中度改善,56例(47.9%)轻度改善,10例(8.6%)无改善。59例(50.4%)病人无红肿、搔痒、灼热及脱皮等现象发生。结论:维生素E,C,B组合物面膜治疗痤疮有效,超过半数的受试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可作为传统治疗寻常痤疮药物的替代。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Somatostatin has been used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cute variceal haemorrhage, with conjectured mechanisms on portal hypertension. We, therefor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somatostatin on hepatic and systemic haemodynamics in 15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related cirrhosis and portal hypertension. All patients received an intravenous, continuous infusion of somatostatin 250 μg/h, following a bolus injection of 250 μg. In systemic haemodynamics,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increased ( P < 0.05), associated with a reflex bradycardia within 3 min following bolus injections, compared with basal values. The right atrial pressure, pulmonary capillary wedge pressure, inferior vena cava pressure, cardiac index, and 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remained unaffected after drug infusion. In hepatic haemodynamics, the wedge hepatic vein pressure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However, there was an increase in free hepatic vein pressure (FHVP; P < 0.05), and a trend toward a decrease in the hepatic vein pressure gradient (HVPG; P = 0.063), within 3 min after bolus injection. Furthermore, the hepatic blood flow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10 and 30 min after somatostatin infusion ( P < 0.05). The effective sinusoidal perfusion assessed by indocyanine green infusion also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at 10 min ( P = 0.057) and 30 min ( P < 0.05). We concluded that somatostatin, at the dose used in this study, caused a transient and bolus-related vasoconstrictive effect, resulting in increases in MAP and FHVP, a decrease in heart rate, and a trend toward lower HVPG. In addition, somatostatin reduced the hepatic blood flow and effective sinusoidal perfusion which may be hazardous to cirrhotic patients during variceal haemorrhage.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BAFF分子在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以及初步分析其异常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方法:以来院随访的肾移植受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外周血,以EDTA-Na2抗凝。采用单色和多色标记的免疫荧光分析法,分析BAFF分子在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淋巴细胞CD3、CD4、CD8、CD134、CD25和CD127的表达。结果:共分析了86位肾移植受者。BAFF分子在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分别介于0.18%至76.97%之间。以15%为界将所有数据分成两组(表达率〉15%组和表达率〈15%组),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BAFF分子表达率〉15%组其BAFF分子表达的平均值为36.91%;BAFF^+细胞群的增加与外周血CD4^+/CD8^+比值、与循环中CD4^+CD25^+CD127^-/low T细胞群等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与循环中CD134^+ T细胞群和CD4^+CD134^+ T细胞群的增加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BAFF表达率〈15%组所检测的相关指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FF分子在部分肾移植受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异常高表达可能与移植排斥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受体(uPAR)信号转导对骨巨细胞瘤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3(TIMP-3)的调节。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uPAR、MMP-2和TIMP-3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uPA对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p44蛋白磷酸化水平。用蛋白印迹法检测用uPA和uPAR抗体处理后瘤细胞MMP-2和TIMP-3蛋白表达。结果:(1)uPAR主要表达在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和一些多核巨细胞的胞膜上;(2)MMP-2主要表达在瘤细胞的胞浆,在多核巨细胞,其表达有明显的极向性;(3)在骨巨细胞瘤组织TIMP-3表达量低于MMP-2,在多核巨细胞也显示极向性表达;(4)将uPA-ATF加入培养的骨巨细胞瘤细胞后,细胞信号通路上的p44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高。用uPAR抗体处理后,细胞p44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说明uPA-ATF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而且受uPAR拮抗剂的影响;(5)uPA-ATF信号通路上调MMP-2和TIMP-3的表达,而uPAR抗体则下调MMP-2和TIMP-3的表达。结论:本实验首次直接证明uPA-ATF通过信号转导能调节MMP-2和TIMP-3的表达,而后者则在骨巨细胞瘤局部骨质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