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题释义: Micro-CT:即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遵循的是与用于医疗的计算机断层扫描相同的原理,但可提供更高分辨率,Micro-CT和高分辨率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是目前最有用的且拥有高分辨率的骨小梁和皮质骨超微结构成像,目前用于评估骨形态特征,作为传统组织学分析的补充替代方案。 X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0A1):为X型胶原蛋白的特异性裂解片段,X型胶原蛋白是软骨细胞肥大分化的典型标志,在骨关节炎进展过程中,软骨细胞肥大及其合成的促炎细胞因子助软骨破坏。 背景:研究表明随着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增加,过度激活了的转化生长因子β1使骨吸收和骨形成解偶联,最终导致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中软骨下骨的硬化表型,且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传导减弱骨关节炎的进展。 目的:检测前十字韧带横切比格犬骨关节炎模型中局部注射常山酮是否可以延缓骨关节炎进展。 方法:将18只雄性比格犬分为假手术(对照组)、骨性关节炎组及治疗组,后两组通过前十字韧带横切构建骨关节炎模型,治疗组造模后于软骨下骨局部注射常山酮37.8 ng。在造模术后4,8,12,16周纵向测量血清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和X型胶原蛋白α1链血清标志物的水平;术后16周Micro-CT扫描观察软骨下骨微结构;番红固绿染色及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评估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比转化生长因子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情况。实验方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为IACUC20160304-07)。 结果与结论:①造模后8,12周,骨关节炎组X型胶原蛋白α1链水平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均P < 0.01);②造模后8,12,16周,骨关节炎组CTX-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P < 0.05);③骨关节炎组软骨下骨的骨体积分数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增加,骨小梁分离度降低,骨小梁模式因子减小(均P < 0.05);④骨关节炎组OARSI-Modified Manking评分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更高(均P < 0.01);⑤骨关节炎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更高(均P < 0.01);⑥对照组与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 > 0.05);⑦结果说明,局部注射常山酮可通过抑制软骨下骨中异常升高的转化生长因子β1,阻断异常骨重塑来减轻前十字韧带横切诱导的骨关节炎,表明这可能是骨关节炎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ORCID: 0000-0003-1388-5541(任姜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22例(23膝)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15例;年龄41~78岁,平均65岁。股胫角(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的夹角)22°~50°,平均为34.6°。骨关节炎17例,类风湿关节炎5例。髌骨完全脱位3例3膝,内侧不稳定1例1膝,屈曲挛缩畸形3例4膝。21例22膝采用后稳定型假体,1例1膝采用限制型假体。髌旁内侧入路、常规截骨及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术中行髌骨置换5例。以膝关节活动度、X线股胫角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时间1~5年,平均2.5年。膝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43.7°±5.8°(0°~80°)提高至末次随访时110.6°±7.5°(80°~130°),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19.6±4.7)分(6~34分)提高至末次随访时(89.7±3.6)分(84~96分),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翻畸形基本得到矫正,末次随访时股胫角平均为8.6°±0.8°(0°~12°),较术前34.6°±2.4°(22°~50°)明显改善,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例2膝有膝关节内侧不稳症状,给予膝关节支具保护;1例1膝术前严重髌骨脱位患者术后存在半脱位,未予特殊处理;2例2膝术后出现腓总神经麻痹,未予特殊处理。随访期间未发生感染、松动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 对重度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可采用常规截骨、单纯外侧软组织松解及后稳定型假体植入,能较好地矫正外翻畸形,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最早检出日期。方法家犬8只,口服喂饲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建立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动物模型。感染后40d收集犬粪,用LAMP检测粪便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并与传统的PCR比较。结果 8只犬均获得细粒棘球绦虫感染,感染后第18dLAMP法检查犬粪中细粒棘球绦虫目的基因均阳性,较普通PCR法提早2d。结论 LAMP法简便、快捷、灵敏,有望成为早期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治疗成人Hartofilakidis 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的69例(81髋)成人高位DDH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女58例,男11例,平均年龄为35.4岁(16~65岁),均为Hartofilakidis Ⅲ型DDH。临床主要症状为:患髋疼痛,不等长,跛行。双下肢长度平均差值为4.1 cm,平均脱位高度为5.8 cm。均采用股骨小转子下短缩截骨,臼杯均安装于真臼处,臼杯骨量覆盖80%以上。随访观察截骨处的愈合情况、患肢长度及并发症,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 平均随访4.5年(1.5~9.0年)。临床疼痛症状缓解,双下肢长度的平均差值降至1.1 cm。1例术中股神经不全损伤(术后4个月恢复),截骨近端上移4例,截骨远端骨折1例,远端松动旋转移位2例,术后截骨端不愈合或延迟愈合5例,术后脱位2例,血栓2例,术后感染1例。病人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0.4±4.3)分提高至(86.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36,P=0.031)。结论 对于Hartofilakidis Ⅲ型DDH病人,Wagner Cone非骨水泥股骨柄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可有效平衡双下肢长度,缓解患髋疼痛,而且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绝经后女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绝经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女性80例,年龄45~92(65.2±10.9)岁。按照KellgrenLawrence诊断标准将Ⅰ、Ⅱ、Ⅲ、Ⅳ级KOA分为A、B、C、D等4个组。将胫骨内侧及外侧选为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分别标记为ROI 1,ROI 2。采用GE Lunar Prodigy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量两个ROI骨密度,同时测量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结果共纳入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ROI 1平均骨密度值0.66±0.24 g/cm~2,ROI 2平均骨密度值0.46±0.19 g/cm~2,腰椎平均骨密度值0.76±0.15 g/cm~2,股骨颈平均骨密度值0.75±0.14 g/cm~2。ROI 1、ROI 2、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值与KOA分级比较后发现,ROI 1、ROI 2、股骨颈骨密度值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与KOA分级、年龄、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胫骨软骨下骨骨密度与KOA分级、年龄呈负相关,与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结论随KOA的进展,胫骨软骨下骨皮质终板硬化,但其下方的松质骨骨密度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D-半乳糖(D-gal)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是否存在铁死亡及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Fer-1)能否延缓心肌细胞衰老。方法 通过不同水平(0、5、10、20、40、80、100 g/L)D-gal诱导H9C2心肌细胞损伤从而制备心脏衰老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后续实验采用的D-gal质量浓度。将细胞分为Control组、D-gal组和Fer-1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微板法检测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P53蛋白表达水平;微量法检测细胞内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细胞活力随D-gal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P<0.05),后续实验采用D-gal质量浓度为20 g/L。与D-gal组相比,Fer-1组细胞活力增加(P<0.05);与Control组相比,D-gal组中ROS、MDA含量、P53蛋白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7.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类常见的消化道良性疾病,通常以烧心和反酸为典型症状出现。临床上以质子泵抑制剂做为首选药物控制GERD患者的症状,但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认为,食管内脏高敏感(VH)是GERD关键的发病机制之一,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VH表现为低阈值刺激即可引起的相对强烈的反应或不适,本文从酸敏感受体和心理因素的角度对GERD内脏高敏感产生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或3DCRT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将随访资料完整的107例NSCLC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接受单纯3DCRT 26例,3DCRT联合化疗81例。3DCRT剂量2Gy/次,5次/周,中位DT 60Gy。评价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全组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情况。结果全组患者获CR 10例(9.3%),PR 56例(52.3%),SD 30例(28.0%),PD 11例(10.4%),总有效率(RR)为61.7%(66/107)。随访14~62个月,中位随访27个月,随访率为96%。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7%、31%和22%,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0.2个月。急性放射性肺炎2级3例,3级2例;晚期放射性肺炎2级1例,3级1例。急性放射性食管炎1级49例,2、3级9例。骨髓抑制1、2级32例,3、4级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KPS评分、肿瘤体积、放疗剂量、治疗模式及近期疗效显著影响OS,而年龄、体重减轻及病理类型对OS无影响。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3DCRT联合化疗治疗NSCLC的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临床分期、治疗模式和近期疗效可能是影响NSCLC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BACKGROUND Giant paraesophageal hiatal hernias(HH)are very infrequent,and their spectrum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s large.Giant HH mainly occurs in elderly patients,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anemia has been reported.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large HH,Nissen fundoplic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antireflux procedure,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HH repair with a patch(either synthetic or biologic)is still debatable.CASE SUMMARY We report on a case of giant paraesophageal HH in a middle-aged male patient with reflux symptoms and severe anemia.After performing a series of tests and diagnostic approaches,results showed a complete intrathoracic stomach associated with severe iron deficiency anemia.The patient underwent successful laparoscopic hernia repair with mesh reinforcement and Nissen fundoplication.Postoperatively,reflux symptoms were markedly relieved,and the imaging study showed complete reduction of the hernia sac.More importantly,anemia was resolved,and hemoglobin,serum iron and ferritin level were returned to the normal range.The patient kept regular follow-up appointments and remained in a satisfactory condition.CONCLUSION This case report highligh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rge HH and iron deficiency anemia.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large HH,laparoscopic repair of large HH combined with antireflux procedure and mesh reinforcement is recommende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FN)在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14例草酸钙肾结石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因其他非肾结石原因接受肾脏切除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对2组患者进行FN抗体染色。结果病例组中8例为中到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中只有2例为中到强阳性表达。2组F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在草酸钙肾结石患者肾脏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