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女,72岁.因持续性便秘3年入院。曾多次就医诊断为“习惯性便秘”,行调整饮食结构的饮食疗法,并服用新清宁3片~5片/次.3次/d,服用时间约一年;普瑞博恩5mg/次,3~4次/d;康赐尔1袋,3次,d,便秘方可缓解。既往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5年,糖尿病Ⅱ型20年,长期服用降糖药。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触及压痛及包块,肝脾(一).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5次/min。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黑变病。  相似文献   
2.
术中液体治疗量对100例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术中补充30 ml/kg乳酸林格液与10 ml/kg乳酸林格液的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 选择100名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不孕查因的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前共接受30 ml/kg 乳酸林格液, Ⅱ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前接受10 ml/kg乳酸林格液, 观察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例数及需要补救止吐药例数。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禁食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率, 30 ml/kg组较10 ml/kg组明显降低(P<0 05),需要补救止吐药人数30 ml/kg组较10 ml/kg组明显降低(P<0 05)。结论 与输注10 ml/kg乳酸林格液相比,术中输注30 ml/kg乳酸林格液可以降低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憩室(D D )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十二指肠局部黏膜下层通过肌层缺损处形成的囊袋样膨出。因患者绝大多数无症状,故其患病率难以精确估计,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为2%~22%,是小肠憩室中最常见的类型,占全部小肠憩室的45%~79%[1],以往主要依赖X线消化道钡餐检查,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多层螺旋CT(MSCT)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价值逐步提高,且在病灶与周围器官结构的关系上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对相关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是空间定位错觉引起的自身或周围物体的运动幻觉。临床表现为:患者有周围物体或自身旋转感,称为真性眩晕;或仅有头昏、头重脚轻,摇晃浮沉感,而无旋转感,称为假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耳鸣,站立不稳,甚至不能行走。常反复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临床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梅尼埃病、贫血等。  相似文献   
5.
6.
黄树彬  黄霓 《河北医药》2016,(21):3230-3233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联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甲状腺手术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采用全麻气管插管,观察组45例采用全麻气管插管联合颈丛神经阻滞.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TD)、气管插管前1 min(T1)、气管插管后1 min(T2)、切皮后1 ain(T3)、病灶切除时(T4)、手术结束时(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皮质醇(Cor)水平,VAS评分,首次镇痛时间,镇痛药用量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T3~T4期间,观察组MAP、H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TSH、Co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对照组MAP、HR水平明显增高,血浆TSH、Cor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24 h血清IL-1β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首次镇痛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镇痛药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气管插管联合颈丛有助于显著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程度与炎症趋化因子水平,从而显著改善术后镇痛效果,提高手术可行性与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胰腺结核相对罕见但预后良好, 手术、抗结核药物治疗均具有较好疗效。然而, 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均缺乏特异性, 极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而行不必要的手术切除。本文报告2例经手术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胰腺结核病例及其诊治过程, 旨在提高对胰腺结核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预防丙泊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潮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9~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II级,体重指数18~24 kg/m2,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T组和C组,每组50例。在麻醉诱导前,T组患者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5 min内泵注完毕后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C组患者则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15 min泵注完毕。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记录两组拔管时间、拔管即刻疼痛VAS评分;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较C组明显降低(P <0.05),T组患者疼痛评分较C组明显降低(P <0.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氟比洛芬酯能降低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但不延长麻醉拔管时间及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是我国居民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及有效监测病程进展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随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CT)在临床的应用,~(18)F-FDG PET/CT有效弥补了传统诊断学方法对结肠癌诊断、分期及监测的不足,对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ET/CT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与进展作一简要介绍,以期临床医生更全面地认识PET/CT对结直肠癌的诊疗意义,进一步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治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