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应用沙度胺,治疗前后血浆心衰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及左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将98例CHF病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应用治疗心衰药物,沙利度胺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25~150mg·d-1,共用12wk,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TNF-α,IL-6,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结果:CHF病人经沙利度胺治疗12wk后, TNF-α(p<0.01)、IL-6(P<0.05)水平均降低,且左室收缩功能显著改善(P<0.01)。结论:常规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安全易耐受,可显著改善CHF相关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的变化规律,比较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4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偶测血压值均高于动态血压均值(P〈0.01),而健康人动态与偶测血压比较无鼎著差异(P〉0.05)。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人24h血压节律均显示出两峰一谷及昼高夜低的特点,但高血压病患者第1峰更为突出。结论 动态血压较偶测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更为准确,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护理指导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内皮脂酶(endothelial lipase,EL)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脂肪酶,它与肝脂肪酶(HL)、脂蛋白脂肪酶同属于甘油三酯脂肪酶基因家族,参与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代谢。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胆固醇饮食对小鼠肝脏EL mRNA表达的影响,并同时检测小鼠血脂水平的改变,研究EL mRNA表达水平与血脂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血栓形成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的重要发病机理 ,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冠脉局部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 (β- TG)和血小板第 4因子 (PF4 )是血小板α颗粒分泌的两种特异性蛋白质 ,被认为是体内血小板激活的特异性指标。我们检测了 4 4例 ACS患者血浆 β- TG和 PF4 水平 ,旨在探讨血小板释放功能与血栓形成的关系。资料及方法 :本文 ACS患者 4 4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 2 1例 (AMI组 )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2 3例 (U A组 ) ,无心血管病史者 2 0例 (对照组 )。三组临床资料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h血压的变化规律,比较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4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的偶测血压值均高于动态血压均值(P<0.01),而健康人动态与偶测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人24h血压节律均显示出两峰一谷及昼高夜低的特点,但高血压病患者第1峰更为突出。结论动态血压较偶测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更为准确,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护理指导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原发性心肌病(DCM)是原因不明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其突出的表现是左心室及左心房扩大,亦有两侧心室扩张者。因心脏收缩功能受损,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故又称为充血型原因不明心肌病。DCM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房室腔内血栓形成及栓塞并发症、猝死。目前对其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本文着重讨论DCM的病因和诊断。1 病因1.1 心肌慢性炎症或后遗症 许多研究证明,DCM可能系病毒感染所致。炎症急性期表现多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少部分患者心脏的病理变化继续发展,心脏逐渐增大,症状和…  相似文献   
7.
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34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偶测血压值均高于动态血压均值(P〈0.01),而健康人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人24h血压节律均呈两峰一谷及昼高夜低的特点,但高血压病患者的第一峰更为突出。认为动态血压较偶测血压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更为准确,对临床选择最佳用药时机指导价值亦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脂酶(E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阿托伐他汀加入HUVEC培养基,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2、4、6、8、10μmol/L,分别孵育2、4、8、12、24h后,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HUVEC内EL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阿托伐他汀抑制HUVEC内ELmRNA表达。相同时间内,药物浓度越高,ELmRNA表达量越少;相同浓度下,作用时间越长,ELmRNA表达量越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HUVEC内ELmRNA的表达,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2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分为观察组1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尿激酶20万~30万IU/d静脉滴注,对照组11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疗程均为10天.分别于治疗第5天和第10天统计心绞痛缓解程度、出血并发症以及心脏事件[急性心肌梗死(AMI)或死亡]等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第5天,心绞痛缓解显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对68.2%,P<0.05),加拿大心脏病学会(CCS)分级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轻度粘膜出血、急性心肌梗死(AMI)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10天,两组间心绞痛缓解显效率及CCS分级仍然存在差异(P均<0.05),而轻度粘膜出血、AMI及死亡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仍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未发生脑出血事件.结论在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抗凝血酶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长疗程尿激酶的综合方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其心绞痛缓解有效率高于常规方案,而出血、AMI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尤其对不能或不愿接受介入治疗的病人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马天容  刘娜 《山东医药》2000,40(9):37-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