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诊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案,可以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挽救濒死心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可在最短时间内使梗塞相关血管的血流得到充分改善,术后即时再通率高,血流TIMI 3级者可达90%~100%,且晚期缺血复发率较低[1].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AMI患者62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营区卫生士官在部队最基层的营、连担任卫生员,其岗位职责要求他们完成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的初步诊治工作、战创伤急救等任务,因而决定了基层营区卫生士官外科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必须突出"实、精、专",做到学为用、练为战,按需培养、训用一致,确保"学得会、用得上"[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肺癌骨转移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7例肺癌骨转移患者,回顾性研究其临床资料,分析骨转移情况及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原发灶部位、转移类型及接受治疗方法与骨转移之间的关系。骨转移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本组患者显示70%以上的骨转移是在肺癌确诊后18个月内发生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肺癌骨转移与病理分型及原发病灶手术治疗相关(P<0.05),肺小细胞癌和肺腺癌骨转移的风险大,肺鳞癌骨转移风险小,肺癌原发病灶手术治疗可显著降低骨转移风险。单因素分析还显示肺癌骨转移伴随其他脏器转移率明显较大(P<0.05)。结论肺癌骨转移与病理分型及原发灶手术治疗明显相关,临床上应密切观察和积极随访,及早诊断并争取手术治疗,预防骨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2009年9月~2010年5月收治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6例,女5例,年龄64~83岁,平均72.5岁;男1例,年龄28岁。5例患者经过肺动脉CTA检查证实存在肺动脉血栓,4例患者双侧肺动脉栓塞,1例患者单侧肺动脉栓塞,年龄83岁,因肌酐清除率<30ml/分,未行肺动脉CTA检查。6例患者经下肢静脉超声或下肢静脉CTA成像检查,均证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5例单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28岁男患者左下肢近踝骨端因外伤粉碎性骨折行手术治疗。临床表现:6例患者都表现为气短,安静休息时无症状,轻微活动后出现气短症状,无胸痛、咯血、极度呼吸困难表现。辅助检查:心电图:无典型的SI  相似文献   
6.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向的手术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髋臼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都采用内固定复位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单一入路的为18例为观察组,联合入路的为22例为对照组。结果本研究中40例患者优18例,良12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为75.0%。根据不同手术入路方向,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3.3%和68.2%,单一入路治疗的优良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能够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复位,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早期不常应用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也应采用单一入口。  相似文献   
7.
营区卫生士官在部队最基层的营、连担任卫生员,其岗位职责要求他们完成部队常见病、多发病的初步诊治工作、战创伤急救等任务,因而决定了基层营区卫生士官外科教学目标和内容,在教学内容上必须突出“实、精、专”,做到学为用、练为战,按需培养、训用一致,确保“学得会、用得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玻璃酸钠对移植静脉术后粘连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5月龄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A组(透明质酸钠组)、B组(手术对照组),每组18只.切取右侧颈外静脉3cm,游离左侧颈总动脉,中间切除长约1cm,建立动脉缺损模型,将切取静脉倒置后移植于动脉缺损处,吻合结束后A组用透明质酸钠凝胶0.2ml涂布于移植静脉外膜及两个吻合口,B组应用生理盐水作对照.于术后1、2、4周行移植静脉取材,切取前行大体观察,切取移植静脉后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移植静脉周围粘连和管壁组织学变化,并对术后2、4周的移植静脉粘连行大体观察分级和组织学分级.结果 术后1、2、4周大体观察及组织学观察A组粘连程度均低于B组,术后2、4周A组移植静脉大体粘连分级和组织学分级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应用透明质酸钠可有效抑制移植静脉术后粘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茶多酚(teapolyphenols,TP)对D-半乳糖诱导致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D-半乳糖(150mg/kgbw)连续腹腔注射(ip)8w,诱导大鼠糖基化肾脏损伤,并于第3w开始灌胃给予茶多酚高、中、低(150,75,37.5mg/kgbw)剂量处理6w,阳性对照药物给与维生素E(250mg/kgbw)和氨基胍(150mg/kgbw)。测定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果糖胺;测定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含量;测定肾脏组织中AGEs、MDA含量,SOD和GSH-Px活性;测定尿蛋白含量,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D-半乳糖处理8w后,模型大鼠2h血糖和血红细胞醛糖还原酶活性明显升高,糖化产物形成增多;肾组织中AGEs和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及GSH-Px活性下降,尿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量明显增加,肾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茶多酚处理6w后,高、中剂量可以明显抑制D-半乳糖引起的全身和肾脏糖基化反应,降低肾组织中AGEs和MDA含量,并提高肾脏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尿蛋白、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含量及肾细胞的凋亡率。结论茶多酚通过抑制糖基化反应和提高肾脏组织抗氧化能力,对D-半乳糖诱导的肾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急诊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案,可以早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RA),挽救濒死心肌,改善AMI患者的预后。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可在最短时间内使梗塞相关血管的血流得到充分改善,术后即时再通率高,血流TIMI3级者可达90%~100%,且晚期缺血复发率较低。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开展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AMI患者62例,现将其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