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牵引成骨技术联合正颌正畸治疗重度小下颌伴偏颌畸形患者下颌骨严重发育不足及咬合关系紊乱的疗效。方法:对2例继发于儿童时期颞下颌关节损伤的小下颌伴偏颌畸形患者采用牵张成骨技术进行治疗。手术行双侧下颌角处截骨,安置牵引器,延长下颌升支及下颌体。第二期在拆除牵引器后进行正畸治疗,继而采用正颌外科方法进一步矫正颌面畸形及咬合关系,术后正畸治疗矫正咬合关系,排齐牙列。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下颌骨最小牵引距离25 mm,最大牵引距离30 mm,牵引区成骨良好,SNB角由术前平均67°增加到术后80°,小下颌及偏颌畸形得以矫治。联合正颌外科及正畸治疗后,面形及咬合功能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经过2年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联合应用牵张成骨和正颌外科技术并配合正畸治疗是矫治成人重度小下颌不对称性牙颌面畸形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椎动脉损伤在临床上少见 ,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 ,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临床观察治疗适用于损伤轻微的病例 ;结扎治疗为传统的常见治疗方法 ,存在手术出血多 ,远端暴露困难的缺点 ;血管内栓塞治疗由于具有明显的优势 ,有取代传统的手术结扎方法的趋势 ;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也已用于椎动脉损伤的特殊病例治疗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病例] 女,58岁.主因发现左侧下颌骨无痛性肿物半年入院.半年前偶然发现左侧下颌骨膨隆,肿物逐渐长大,无疼痛及其他明显不适.查体:体温36.3℃,脉搏80/min,呼吸22/min,血压115/65 mmHg.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应用自行研制的骨牵张器实现颧骨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在1例树脂人体头颅模型标本上进行颧骨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上颌骨缺损的体外模型模拟研究.首先,切除右侧大部分上颌骨以制造上颌骨缺损,在缺损区后外侧制作宽约17 mm的骨转移盘并分别安置弧形及直线骨牵张器.随后,以加力杆旋转中心螺杆,驱动骨转移盘沿轨道运动.结果:颧骨内置弧形骨牵张器与人体颧骨、上颌骨区域骨性结构匹配性良好,颧骨转移盘在该牵张器作用下弧形运动约20 mm到达预定部位,骨转移盘与对侧上颌骨颧突对称、协调.结论:上颌骨大型缺损时可利用颧骨内置式弧形牵张成骨技术在修复面容的同时,修复部分上颌骨,重建骨性支持,为后期功能性修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上颌骨大型缺损时,缺损腔巨大,口鼻腔穿通,会导致患者严重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然而,由于上颌骨结构特殊,毗邻关系复杂,尤其是缺损区骨组织缺乏,修复难度很大,我们首次为1例上颌骨切除患者行双侧颧骨内置弧形牵张成骨修复部分缺损,在上颌骨低位重建骨组织支持,后期应用游离腓骨复合瓣进一步修复缺损,重建牙槽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异体部分脱矿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缺损修复目前正被广泛研究。公认以新鲜自体骨移植的效果最好。它不仅具有支架作用,而且具有骨诱导及骨生成作用。与自体骨移植相比较,同种异体部分脱矿骨移植的材料广泛,可以满足形态和数量的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颌骨缺损修复领域,牵张成骨技术由于具备无需植骨,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和风险小,成骨期抗感染能力强,成骨质量好,软、硬组织同期修复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但颧骨牵张成骨的研究和应用为数甚少,且多为外置式牵张成骨矫正颧骨畸形[1,2].作者首次实现颧骨牵张成骨在上颌骨低位重建骨性支持,为进一步修复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男性,63岁,因舌体发硬不适2个月入院。检查见舌面鲜红,呈镜面舌样改变,表面有细浅沟纹,舌缘有齿痕,舌体质硬,活动受限,伸舌时舌尖不能抵唇部。双侧颊部近口角处可触及对称性硬结,约2.0cm×1.5cm×1.0cm,界限不清,无压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新生骨骨质结构和骨密度分析观察犬颧骨牵张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外科实验室完成。①以6只犬为实验动物,实验侧,全麻下截除部分上颌骨颧突制作宽约10mm节段性缺损,模拟上颌骨大型缺损,施行颧骨牵张成骨,0.5mm/次,2次/d,连续10d,共牵引10mm。保留对侧骨质完好为对照侧。②固定期X射线观察,分别于8,12,16周取材,行骨密度分析、大体标本、扫描电镜观察。结果:①6只犬实验内容按计划完成,牵张区新骨生成顺利,快速。②于固定期8周时,新骨形成良好,但骨质结构、密度和成熟状况与正常骨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实验侧骨密度为对照侧骨密度的56.9%,此后,各项指标进行性加强,至16周时,新生骨骨质结构已接近于正常骨,并具备相当的密度,实验侧骨密度为对照侧骨密度的86.1%。结论:颧骨牵张成骨效果确切,在固定期8周时,新生骨生成良好,骨缺损修复基本完成,此后,骨质不断改建和成熟,骨密度进行性加强,固定期16周时,新生骨在成熟状况,厚度、密度等方面接近于正常骨。固定期8~12周时可考虑卸下牵张器,确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