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基质 (acellulardermalmatrix,ADM)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效果 ,为异种ADM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地产白色小猪 6头 ,分为异种 (人 )ADM +自体刃厚皮组 (A组 )、同种异体 (猪 )ADM +自体刃厚皮组 (B组 )、单纯自体刃厚皮组 (C组 )及单纯自体中厚皮组 (D组 )。观察术后 2、4、8、12、2 4周内移植物存活率 ,以及移植皮片收缩程度、移植区组织学变化等情况。 结果 A、B组移植后皮片外观光滑、有弹性 ;两组均获得了满意的皮片成活率 ,并可迅速诱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宿主修复细胞的长入 ;两组移植皮片收缩面积有大于C、D组的趋势 (P <0.0 5);术后 2 4周移植区组织与单纯中厚皮移植组织结构一致。 结论 在观察期内(复合移植后 2 4周 ) ,与自体皮复合移植时 ,同、异种ADM具有相近的生物学作用 ,异种来源的ADM可能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PPH及传统手术治疗严重内痔73例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痔是直肠下端称之为肛垫的唇状肉赘,当合并有出血、痔块脱出、疼痛等症状时,形成痔病。PPH(痔上粘膜环切术)是国内近两年来开展的一种治疗重度痔的新手术。我院自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应用PPH技术治疗26例内痔患者,同期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47例。现将PPH和传统手术的临床数据  相似文献   
3.
1990年10月~2001年10月,我院对胃肠道癌根治术后常规进行区域性置管皮下埋藏化疗泵化疗,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520例,男380例,女140例;年龄25~75岁,平均46岁。胃癌428例,结、直肠癌92例。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T_2N_1M_0145例,T_3N_2M_0216例,T_3N_3M_167例;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35例,低分化腺癌248例,未分化腺癌65例,粘液细胞癌45例,印戒细胞癌35例。……  相似文献   
4.
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治疗体会(附609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婴幼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的指征、操作方法和中转手术的时机。方法对我院1995年5月~2004年5月在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婴幼儿肠套叠60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行空气灌肠复位的患儿中,复位成功者592例,成功率为97.2%,17例中转手术治疗,无1例肠穿孔及因此造成的气腹;结论空气灌肠复位是婴幼儿肠套叠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应谨慎把握其适应证,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不应轻易放弃而过早手术。但对病程较长,伴有腹膜炎体征或复位失败者,须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盆腔和骶尾部巨大肿瘤因其位置深在,血供丰富,单入路手术时操作空间狭小,术中常发生不易控制的大出血,难以达到彻底切除的目的.近期我院普通外科与骨科合作,经腹、骶入路联合切除盆腔及骶尾部巨大肿瘤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医护人员不记名筛选与医生同病人以及家属协商原则,确定2015.01.01至2016.02.01期间在该院进行康复治疗的100例轻中度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作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均50例患者,分别施行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与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治疗.对患者血压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轻中度社区高血压患者不良反应(3例)显著少于对照组(8例),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分别高出对照组10.23 mmHg与8.25 mmHg,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轻中度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较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疗效更为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向其他地区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肩胛切迹或冈盂切迹处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该病被认为是少见或罕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表现为肩胛部疼痛不适,肩关节主动活动受限,外展外旋无力、上举困难,被动活动不受影响,上肢外展、伸直、前屈抗阻力等均可诱发肩部疼痛或使疼痛加剧。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误诊原因及其防范措施,以提高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长期误诊为前列腺肿物的直肠间质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9年前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肿物,期间曾反复就诊均误诊为前列腺肿物而长期观察,后因出现尿频及排尿、排便困难2个月就诊于我院。MRI检查发现膀胱后下部前列腺区巨大实质性菜花状肿物,行前列腺、膀胱、精囊、直肠全切术及乙状结肠造瘘、回肠代膀胱术。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直肠间质瘤(高度恶性)。术后患者接受伊马替尼靶向治疗。现已随访6个月,病情稳定。结论直肠间质瘤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增强对其认识,提高警惕,及时进行相关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正确掌握活组织病理检查的适应证,可减少或避免直肠间质瘤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 DOC)联合表柔比星( EPI)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炎性乳腺癌( inflammatory breast cancer,IBC)的临床疗效、毒性反应和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 IBC 53例,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应用 DOC 联合 EPI 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5-氟尿嘧啶(5-FU)联合EPI、环磷酰胺( CTX)方案,21 d为1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后3~4周视情况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随访1年,评价预后。结果研究组部分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研究组1例、对照组2例因疾病进展未能接受手术治疗。随访1年,研究组远处转移率低于对照组,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DOC联合 EPI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 IBC的临床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可耐受,可能是 IBC 新辅助化疗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