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垂体瘤质地的相关因素,为术前评估和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影像学结果、手术资料等,分析术前评估垂体瘤质地的相关因素。结果瘤体质地软的患者平均胶原含量显著低于质地韧的瘤体(P0.01)。而质地软的瘤体T2WI瘤体/白质信号显著高于质地韧的瘤体(Pt0.01)。T2WI瘤体/白质信号比与瘤体胶原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呈负相关(r=-0.873,P0.05)。结论组织胶原蛋白含量是判断肿瘤质地的一个重要指标,而MRI中T2WI瘤体/白质信号比与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呈负相关,可以作为术前评估垂体瘤质地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参与1985~1999年征兵体检的同时,对常见皮肤病、性病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采取微创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2例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行微创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行内镜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6月—2021年3月收治的7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微创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参与 1985~ 1999年征兵体检的同时 ,对常见皮肤病、性病进行了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调查对象  1985~ 1999年所有在县体检站体检的费县籍适龄应征入伍青年2 3840人。全部为男性 ,年龄 18~ 2 2岁 ,平均 19.6岁。文化程度 :高中以上 82 19人 ,占 34 .48% ,初中 15 6 2 1人 ,占6 5 .5 2 %。职业 :有职业 170 0 6人 ,占71.33% ,无职业 6 834人 ,占 2 9.76 %。户口性质 :农业户口 2 12 76人 ,占 89.2 5 % ,非农业户口 2 5 6 4人 ,占 10 .75 %。调查方法 体检中 ,逐一进行皮肤病、性病检查 ,对有不洁性交史、性病检查有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6.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和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总和,是整个道德体系的一部分。医德与其他行业的道德一样,也有自己的特点。医德具有全人类性,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脑胶质瘤大鼠脑组织DR5表达的影响,探讨槲皮素对脑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脑胶质瘤C6细胞按照槲皮素浓度分成25、50、75及100μmo l/L 5个处理组和对照组(二甲亚砜),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槲皮素对胶质瘤C6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00μmo l/L处理24h后的细胞和对照组细胞死亡因子受体5(DR5)的蛋白表达。选取雌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槲皮素治疗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C6胶质瘤模型,于接种后17d处死各组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DR5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槲皮素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均能显著增强对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100μmo l/L槲皮素处理24h后,C6细胞DR5表达显著升高,P0.01。在体研究时发现,槲皮素能够上调脑胶质瘤大鼠脑组织DR5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P0.01。结论槲皮素对C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上调DR5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辅助局部热化疗在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胶质瘤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5例采用单纯肿瘤切除术治疗,55例患者采用肿瘤切除术辅助局部热化疗治疗。随访3年,比较随访0.5、1、2、3年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结果肿瘤级别为Ⅰ级的患者,在术后3年时随访,联合组患者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单纯组的患者(P0.01)。病理级别为Ⅱ~Ⅲ级的患者,而在术后3年随访,单纯组患者生存率为0,联合组的生存率为7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级别为Ⅳ级的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单纯组的生存率为0,手术切除联合热化疗的患者生存率为50%,1年时的生存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切除辅助热化疗治疗脑胶质瘤,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近期及远期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鼻蝶人路切除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的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结果微腺瘤的治愈率(89.8%)显著高于大腺瘤和巨大腺瘤(P〈0.01)。GH腺瘤(78.1%)、ACTH腺瘤(83_3%)、混合腺瘤(80.0%)治愈率显著高于无功能腺瘤的治愈率(P〈0.05)。全切和次全切患者的治愈比例(81.1%,50.0%)显著高于部分切除的患者(P〈0.05)。结论经鼻蝶人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疗效与肿瘤的大小、功能类别、切除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皮肤骨瘤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例1,女,5岁.因右大腿"皮肤硬块"而就诊于本所门诊.出生后其母即发现患儿右手中指和右大腿分别出现一绿豆大和蚕虫大硬结,约半年后,腹部和左下肢亦先后出现多处同样皮损,此后缓慢增大呈片状,平时无自觉不适,但挤压时感疼痛.患儿9个月时曾在当地医院作活组织检查,两次病理报告均符合Albright综合征的皮肤骨化.患儿除行走和说话略迟钝外,未见其它异常.其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左肘部亦有与患儿同样的蚕豆大皮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