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劲柏 《海峡药学》2012,24(5):278-279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5岁,因左食指离断伤入院,急诊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清创再植手术,用0.4 %罗哌卡因注射剂20mL、芬太尼注射剂0.05g臂丛阻滞,氟比洛芬酯注射剂100mg术中止痛, 昂丹司琼注射剂5mg止吐,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过程顺利,共用时约两小时.术后对症治疗 ,生命体征平稳,离断指血运良好.术后予舒芬太尼100μg/100mL,2mL/h PCIA镇痛.术后 10h左右出现神情淡漠,嗜睡,后渐出现嘴唇发绀,面色青紫,呼之不应.  相似文献   
2.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有多种药物和多种治疗方案。选择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使患者以最小的费用支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是医患双  相似文献   
3.
参麦注射液致56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劲柏  陈相 《海峡药学》2009,21(2):142-143
检索1994年--2006年国内医学期刊、报道应用参麦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参麦注射液应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均应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4.
周忠东  陈劲柏 《安徽医药》2007,11(7):658-659
目的 探讨本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应用DDDs排序及销售金额排序对2003-2005年我院门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用量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一些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部分缓释制剂、外用制剂的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均位居前列,而一些老品种则日趋下降.结论 非甾体类抗炎药正朝着高效、低毒、服用方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葛根素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合适患者中选择58例作为治疗组,66例作为空白组,治疗组使用注射用葛根素4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2h滴完,1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空白组除不加注射用葛根素外其余与治疗组完全一致。结果:治疗组和空白组四肢外伤性肿胀前后症状评分变化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肿胀前后评分差值变化和空白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在临床疗效中,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55%,空白组总有效率为68.18%。总的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空白组。结论:注射用葛根素应用于四肢外伤性肿胀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用药现状,为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242例社区老年人的用药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87种;随着学历升高,阅读药品说明书比例有所增加,但用药依从性没有相一致的趋势;老年人普遍对药品和药品不良反应(ADR)知识不甚了解(92.15%和61.16%);表示接受过药师用药指导的占11.98%;有问题咨询药师的仅占2.89%。结论:老年人用药品种多,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少,药师的公众认知度低。亟待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药学服务能力,以提升药师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进展情况.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概述骨碎补、补骨脂、肉苁蓉、川牛膝、鹿茸、蛇床子、丹参等中药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的应用.结果与结论: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3种不同剂型葛根素注射剂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对分别采用葛根素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葛根素 5%葡萄糖注射液、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的效果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案成本分别为1254元、1302元、846元;有效率分别为81.58%、86.96%、79.5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537.14、1497.24、1063.48;以C组为参照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098.52、6153.85。结论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C组)用于治疗四肢外伤性肿胀较其它2种葛根素注射剂更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
1病例 患者,女,41岁,因咽喉部疼痛不适、咳痰3d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8.5℃,脉搏80次/min,血压125/80 mmHg,咽部红肿、有化脓,血常规显示:白细胞11.5×109/L,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既往无药品过敏史,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加左氧氟沙星针剂0.3g静脉滴注,第1天上午输液完,至傍晚时手背部及前臂部有少许皮疹,呈散在性分布,无瘙痒.第2天继续输液后皮疹增加,脚踝部也出现皮疹,有瘙痒,休息后无其他明显反应后离院.第3天未再输液,晨起后瘙痒加剧,手背部、手心部、脚踝部红色皮疹逐渐密集融合成片,皮肤潮红,出现水疱,手心尤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活血膏处方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以氧化锌代替铅丹制备无铅化活血膏的工艺.方法按L9(34)正交试验表优选无铅化工艺.结果根据正交试验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锌与麻油配比为14、炼油温度为265℃、炼油时间为4.5h.结论按无铅化工艺制备的活血膏,软硬度适宜,粘贴、揭扯性能良好,疗效显著,不影响骨折病人X线摄片复查,不污染衣物及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