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压变异与心率变异及心电异常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压变异(BPV)与心率变异(HRV)及心电图(ECG)异常相关性,方法:对157例未经治疗的早期高血压患者及167例未服过影响血压及心率药物的正常人,进行BPV、HRV及ECG异常的相关分析,各种数据在同一时刻得到,结果:当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型),BPV及HRV不正常,ECG异常明显高于其他组,当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存在时HRV各项指标接近正常,ECG异常率较低,HRV降低与血压负荷升高呈明显正相关,与心电异常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对高血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压,还应尽量恢复昼夜血压的规律性,降低夜间血压负荷,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对于血压正常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也应投以关照给予植物神经功能调节,达到或降低靶器官损伤或延缓靶器官损害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肥厚性心肌病是以心肌的非对称性肥厚 ,心室腔变小为特征 ,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 ,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以及左室流出道的动力性梗阻为基本病态 ;被认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报道 1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行急诊阑尾切除术的麻醉处理。临床资料  5 3岁女性患者 ,因急性阑尾炎 2天从外院转入我院。 2年前确诊患有肥厚性心肌病 ,2年来反复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2个月前曾因急性左心衰住院治疗。此次入院检查发现心率 (HR) 1 3 0~ 1 5 0次 分 ,血压 (BP) 90 60mmHg,心尖搏动位于第六肋间左销骨中线外 0 5cm处 ,搏动范…  相似文献   
3.
近年我科先后植入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ATP) 2例 ,自动复律除颤器 (ICD) 2例 ,单导管双腔感知心室起搏器 (VDD) 5例 ,自动夺获起搏器 7例 ,双腔房室同步起搏器 (DDD) 2 7例 (含频率应答 8例 ,模式切换 7例 ) ,双心房右室起搏器 2例 ,其他频率应答起搏器 6例。通过 2月至 5年观察。结果显示新型起搏器可为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比之VVI更具针对性、更符合生理、更高效、长效和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对2例病窦及10例非病窦患者经右心导管法描记窦房结电图(SNE)及直接测定窦房传导时间(SACT)的结果,并与用短暂连续心房起搏法间接测定的SACT 对比。SNE 描记成功率为91%。非病窦患者SACT 的直接法(10例)测定值为77.6±6.1ms,间接法(7例)测定值为78.4±10.1ms,两者无显著差异。病窦患者(1例)SACT 的直接法为199ms。短暂连续心房起搏能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和窦房传导,致SACT 的测定可能不够准确。初步认为SNE 描记和SACT 的直接测定是评价窦房结功能的有效而实用的新技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致相当于额面的6个前胸双极导联,通过MAC—Ⅰ型高分辨度心电图仪记录70例患者的希氏束电图,成功率为90%(63/70)。所得结果与自身心导管法对比,H波与HV间期十分吻合;单个导联以Ⅰ导联最佳,成功率45%;频率以100Hz描出的H波最清楚;PV平段过短,H波被A波末端高频电位掩盖及基础噪声过高是7例描记失败的原因。记录时要求房室传导时间固定和心律规则是本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6.
6(3/12)岁男性患儿,体重23kg。因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反复发作阿-斯综合征,经药物治疗三个月无效,而行静脉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手术时心电图示2:1房室传导阻滞,室率40次/分。QRS波宽而畸形,希氏束电图示A-H固定为520ms,下传的H-V为230ms。选用Edwards厂产品成人用  相似文献   
7.
荀××,女性,59岁,更换埋藏式心脏起搏器2个月后突发心慌、头昏、右上腹搏动、脉缓10小时,于1987年6月10日入院。  相似文献   
8.
自1971年Atterhog首次报告心梗患者3周后进行运动试验以来,大量临床资料证明运动试验安全可靠,并且是评估患者预后的一项有价值的常规检查。然而,心梗患者及家属对于运动试验仍存在着种种疑虑,患过心梗的患者,对于运动则有畏惧心理,认为心梗后患者应该严格卧床休息,害怕在运动试验中再次出现生命危险。为解除畏惧心理,顺利地进行运动试验,患者及其家属必须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为此,应了解以下各点。一、心梗后运动试验的目的,在于测定心脏功能储备,确定运动是否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以确定是否尚有其他冠脉病变,从而来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持续性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发病年龄偏大 ,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尽管它不会立即危及生命 ,但它可产生许多症状 ,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自 1982年 6月至1996年 6月对 35 9例首次安装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病人进行长期随访。男 2 0 1例 ,女 15 8例。年龄6~ 88岁 ,其中 6~ 14岁 4例 ,15~ 35岁 9例 ,36~ 5 9岁 143例 ,≥ 60岁 2 0 3例。基础病诊断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SSS) 166例 ,冠心病和 /或房室传导阻滞 (AVB) 99例 ,心肌炎 38例 ,高心病 2 6例 ,病毒性心肌炎 2 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动负荷试验(ET)检出运动高血压并同时行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以探讨运动试验与ABPM结合对早期诊断高血压的价值。方法:ET采用美国Marqene CaseⅡ及Del Mar 5400型活动平板仪,朋PM采用美国威龙(Quiet Trak)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患者均采用Bruce方案行症状限制性极量运动试验,检出运动高血压并同时行ABPM。结果:运动试验检出运动高血压185例[静息血压正常,运动峰值达(213.74±15.07)mmHg/(93.77±13.45)mmHg],其中117例行ABPM,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者42例(占35.89%)。结论:运动试验与ABPM结合能够提高早期高血压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