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主因声嘶1年,加重3个月,于2010年3月8日就诊于我院耳鼻咽喉科。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初期声嘶较轻,间可缓解,近3个月声嘶明显加重,持续不能缓解,药物治疗声嘶效果不佳。伴有轻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用半合成方法和光谱分析确证从华鼠尾草(Salvia chinensis Benth.)中分离的单阿魏酰-R,R-(+)-酒石酸的化学结构和绝对构型;合成了其S,S-(-)-和R,S-(meso)-酒石酸的衍生物,并分析了其间的光谱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板V型截骨加内固定矫正强直性脊柱后凸的临床效果,并对手术适应证、矫正时机以及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05~2009年收治的56例影像学表现为强直性脊柱后凸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V型截骨)30例,对照组(Smith-petersen矫形术SPO)26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12~44岁,平均27岁,平均颏眉角45°(38°~55°),平均注视角42°(32°~53°),行椎板V型截骨、后路减压和椎弓根螺钉加压固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畸形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纠正后凸畸形度数无明显差异。术后随访54例,最长6年,最短2年零5个月(少于24个月的病例除外),平均4年零2个月。术后无感染、死亡发生,无血管神经损伤,手术安全可靠,达到人体直立和双眼向前平视的目的。术后患者平均身高增长9.6 cm,平均颏眉角18.5°,平均注视角76°。[结论]椎板V型截骨内固定具有简单、准确和安全等优点,在治疗强直性脊柱后凸中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视野范围同时也可恢复躯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54岁,主因右侧鼻塞、伴间断性涕中带血半个月于2010年10月入院.患者半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右侧鼻塞、异物感,伴间断涕中带血,无嗅觉减退、鼻痒、打喷嚏、流清涕.外院检查发现右侧鼻腔肿物,拟行门诊局麻手术治疗时右鼻腔出血量较多,手术未能进行,遂来我院就诊.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检查右侧鼻腔可见一肿物,呈紫红色,堵塞右侧中鼻道、总鼻道,肿物质软,表面欠光滑,触之易出血,无明显触痛.鼻窦CT示各鼻窦窦壁骨质结构完整,右侧鼻腔内略高密度影,占据右侧中鼻道及下鼻道,右侧下鼻甲部分骨质结构欠规整(图1).入院后第3天全身麻醉下行右侧鼻腔肿物切除术.术中以1%利多卡因及0.1%盐酸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黏膜后,见右侧总鼻道一暗紫色新生物,表面不平,有部分灰白色坏死样组织附着,探查肿物基底位于右侧中鼻甲偏内侧,右侧下鼻甲形态未见异常,黏膜光滑完整,但被挤压贴近鼻腔外侧壁,下鼻道狭窄.手术完整切除肿物及肿物周缘部分正常黏膜,术中见右侧中鼻甲骨质无破坏,右侧中鼻甲创面以电刀均匀烧灼一遍.切除肿物标本大体所见:肿物呈暗紫色,不规则形,表面不光滑,实性,有弹性,剖面略呈灰红色.  相似文献   
5.
对于慢性上颌窦炎的鼻窥镜功能性手术治疗是否应该扩大上颌窦自然孔目前还存在着争议。本文报告我科开展52例扩大上颌窦自然孔手术疗效的观察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52例 ,男28例 ,女24例 ,年龄17~47岁 ,平均29岁。患者主要症状是反复鼻堵、脓涕 ,有的伴有头痛。病史为2~14a。鼻腔检查 ,9例中鼻道积脓 ,36例可见鼻腔息肉 ,7例可见钩突及筛泡充血水肿。CT检查 ,上颌窦均为密度增高影 ,41例伴有前筛窦或鼻道复合体炎症 ,4例伴后筛及蝶窦炎症 ,8例伴有额窦炎。1.2手术方式行钩突、筛泡切…  相似文献   
6.
【摘要】 <正>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喉癌治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已侵及声门上、下区的T2-T3级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因发生颈部淋巴转移的概率较高,一般行常规颈部淋巴清扫术,而过大的手术范围及过长的手术时间,会使术后伤口感染率增高。本研究旨在比较对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施行清扫和未施行清扫的愈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观察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取经病理证实的31例喉癌组织和28例正常喉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喉癌组织及正常喉黏膜组织细胞中Mfn2的表达,并根据不同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喉癌组织进行分组,比较Mfn2在各组间表达率的差异。结果Mfn2在正常喉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71.4%vs25.8%,P<0.01)。在T1~T2期喉癌组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T3~T4期组(58.3%vs5.3%,P<0.0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87.5%vs4.3%,P<0.05);而在高、中、低分化喉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6%vs23.1%vs25.0%,P>0.05)。结论Mfn2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喉鳞癌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外科治疗方法 和病损修复的疗效.方法 对包括基底细胞癌12例和鳞状细胞癌4例的16例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采用Mohs显微外科手术(MMS)和标准切除术切除肿瘤,术后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分别是直接缝合6例、邻近皮瓣法修复9例、耳郭复合组织瓣法修复1例.结果 16例术后随访1~6年,复发1例为基底细胞癌(鼻背部)患者,其于术后5个月局部复发,经再次手术扩大切除后采用邻近皮瓣修复,随访2年未再复发;随访患者均存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的预后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结合肿瘤不同部位及大小采取不同手术方法,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遵循功能和美观的原则行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