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凝血酶催化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进而形成血栓的原理,检测几种药用真菌发酵液和茵丝体提取物的抗凝活性。结果表明灵芝GL-Korea、云芝CV-33GL、冬虫夏草CS、松乳菇SR-5、鸡(zong)CA03-1等茵丝体水提液具有抗凝活性,而且抗凝活性具有菌株的特异性;鸡(zong)CA03-1的胞内外产物的抗凝活性较强,发酵液稀释6倍仍显示抗凝活性。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该活性物质分子量大于6000D,对温度敏感,通过与纤维蛋白原作用而产生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药物化学教学实践,对国内研究型大学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探讨,在教学管理模式上从课题组负责制向课程建设组负责制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从重点讲授药物学各论的应用型内容向重点讲授药物设计与研发的研究型内容转变;教学方式上从单一的汉语教学向多媒体、英汉结合的双语教学转变;实验教学从单一的验证性合成实验向综合性的研究型实验转变的一些做法。为研究型大学的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可以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考察引入血红素合成关键基因对褐黄孢链霉菌生产纳他霉素的影响。方法运用PCR方法扩增相关血红素合成基因hem A1、hem B、hem E,使用属间接合转移的方法转化入褐黄孢链霉菌HCCB13086,获得引入血红素基因的工程菌株;通过摇瓶发酵考察突变菌株对载氧能力及纳他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3个引入血红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菌株,3株菌在相对高氧条件下生长及产抗能力均与对照组相当,而在相对低氧条件下纳他霉素产量均较对照菌株提高,其中引入hem A1血红素基因的菌株提高最为显著,较对照组的纳他霉素产量提高64%,达到8.52 g/L。结论引入血红素合成基因可提高菌体对氧的利用,促进菌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天蓝淡红链霉素SIPI 1482及其突变株SIPI 1482-NS-4在发酵过程中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发现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亲株能合成柔红霉素,产抗期细胞内含物丰富,但脂肪颗粒较少;突变株不能合成柔红霉素,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脂肪颗粒。由于柔红霉素的生物合成与脂肪酸的合成密切相关,提示超微结构中脂肪颗粒的变化可能与柔红霉素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抗真菌药物echinocandins和pneumocandins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型抗真菌药物echinocandins与pneumocandins类的作用机制是能够非竞争性的抑制真菌细胞壁中β-1,3-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进而引起真菌细胞壁的裂解以及细胞内外渗透压的改变从而将真菌细胞彻底杀死。本文综述了这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它们的结构、分类、发现过程以及其中的三种上市或即将上市的药物caspofungin、micafungin和anidulafungin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内文献采撷铬作业工人尿NAG同功酶活性变化的探讨(何兴轩等)98名铬作业工人(其中男59,女39)肾功能检查发现:尿NAG(氨基葡萄糖苷酶)-B明显升高,尿NAG-A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现NAG-A/NAG-B比例倒置(1:4,正常为3:2)。铬作业...  相似文献   
8.
以产氨短杆菌K13为出发菌株,采用离子注入诱变,并以5-氟胞嘧啶筛选,最终获得了尿苷酸高转化突变株KU-F14-14。突变株生物转化生产尿苷酸能力约为900m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61.6%。  相似文献   
9.
SIPI 1482-BS-4柔红霉素产生菌天蓝淡红链霉菌SIPI 1482经紫外诱变获得的阻断突变株,没有合成柔红霉素的能力。但在GM培养其中添加2%NaCl后,该突变株的菌体生长量虽有所减少,却能恢复合成柔红霉素22%~24%(以亲株为对照)。研究还发现使突变株恢复合成柔红霉素起主要作用的是Na^+,而非离渗透压、Cl^-1或整个NaCl分子。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者多见,现将我院1985年1月至1991年12月收治的56例SLE病人的脑电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