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肾包膜下积尿较为罕见,临床常以反复发热、咳嗽或腹痛就诊而误诊为肺炎、败血症等。现就1994年~1996年门诊误收入儿科病房的5例肾包膜下积尿患儿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5例肾包膜下积尿患儿年龄9月~3岁,平均1.8岁;男4例,女1例。3例因反复发热伴咳嗽而误诊为肺炎,在外长期应用抗生素后,热仍不退,加用激素后症状缓解,但易反复;2例患儿发热伴腹部疼痛。有左季肋部外伤史  相似文献   
2.
3.
例1女,2个月,因“发热、皮疹一周”入院。患儿为第二胎,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入院前一周发热,体温375℃~385℃,伴有全身皮肤红癍样皮疹,以手足、臀部、背部为著,粪便稀,尿色黄。母亲第一胎怀孕6个月时死胎。父亲有不洁性生活史,4年前曾因可疑梅毒...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围产期窒息后多脏器损害的重要部分 ,而中、重度HIE常伴有心肌损害 ,可引起新生儿死亡或致残。 2 0 0 1~ 2 0 0 2年间 ,对6 4例HIE患儿 ,作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 1 ,6 -二磷酸果糖 (FDP)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 4例中、重度HIE患儿 ,均符合 1 997年制定的HIE标准并经头颅CT扫描确诊(1 ) 。全部病例伴有心肌损害。心肌酶谱 (CK -MB)均增高 ,至少有一项临床表现或心电图异常。临床表现有心音低钝或 (和 )心率减慢 (心率 <1 0 0次 /分 ) ,重者有心力衰竭 ,心电…  相似文献   
5.
6.
孟鲁司特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晓群  徐艳娜 《中国药师》2010,13(6):855-856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喘息复发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0月~2009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每晚睡前口服,在症状发作1周内服用.持续4周后停药.治疗前后分别检测LTC4,ECP.结果:观察组症状、体症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6个月内喘息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后随访1个月,血清LTC4,ECP均有下降,而观察组在服药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血清LTC4,ECP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LTC4下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口服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改善症状,缩短病程.连续服用4周,可降低喘息再发频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喘息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婴幼儿喘息是以喘息为主要症状,曾有反复发作或以后可能反复发作为特点的数种呼吸道疾病的总称,可有多种不同的病因,其中有部分是支气管哮喘,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近十余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未规范治疗的哮喘患儿60例(哮喘组)和同期4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哮喘组患儿给予6个月的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气雾剂(Shah Mette Lo fluticasone propionate aerosol,商品名:舒利迭,50μg/100μg,bid)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的FeNO、血清嗜酸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e cationic protein,ECP)、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otal serum immunoglobulin E,IgE)及肺功能指标FEVl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结果治疗前,哮喘组FeNO、ECP及Ig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FEV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哮喘组治疗6个月后的FeNO、ECP及IgE显著降低(均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均P<0.01);FEVl%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哮喘组FeNO与血清ECP、IgE呈正相关(r=0.850,P=0.000;r=0.689,P=0.000),与FEVl%无相关性(r=-0.216,P=0.097)。治疗6个月后,FeNO仍与血清ECP呈正相关(r=0.665,P=0.000),而与FEVl%、IgE无相关性(r=0.185,r=0.226;P>0.05)。结论FeNO是一种较理想的反映气道嗜酸性炎症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评估哮喘的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9.
采用红霉素+甲硝唑治疗小儿迁延性下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60例,结果表明,治疗总有效率达90%,用药24~72H内退热率达100%,且副作用小,并对该治疗方案的设计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徐艳娜  顾剑华  金晓群 《中国医药》2014,9(11):1582-1584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 [25-(OH)D3]及总水平与婴幼儿反复喘息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比浊法,检测反复喘息的婴幼儿60例(反复喘息婴幼儿组)及正常对照儿童60例(对照组)血清中25-(OH)D3、TIgE含量.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2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并做比较.结果 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25-(OH)D3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μg/L比(38 ±8) μg/L,t=15.81,P=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TIgE含量、EOS%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18) IU/ml比(51±10) IU/ml,t=25.84,P=0.000;(3.02±1.82)%比(0.72±0.27)%,=9.73,P=0.000];反复喘息婴幼儿组血清25-(OH) D3含量与TIgE含量存在负相关(r=-0.783,P=0.000),对照组血清25-(OH)D3含量与TIgE含量无相关性(r=-0.013,P=0.924).2组血清25-(OH) D3含量与EOS%无相关性(r=-0.084,P=0.523;r=-0.137,P =0.298).结论 血清25-(OH)D3的低下可能为婴幼儿反复喘息的高危因素;反复喘息的婴幼儿组血清25-(OH) D3与TIgE有明显负相关性,表明婴幼儿反复喘息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补充维生素D3可能为临床预防婴幼儿反复喘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